> 资金扶持 > 产业政策 > 产业政策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古月  2016-08-02

  和设计服务业加速与相关产业融合,快速融入到产品和消费中,创造着更多就业机会,提升着人们的生活品质。

  让创业更有趣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文化是引领,科技为其需求提供成功条件,而融合这个过程的操作方法就是文化设计

  在北京朝阳区西大望路“尚8国际广告园”内,有一处由上下两层车库改造而成的创意空间——A格智能艺术馆。这里,也是80后年轻人周穗童实现创业梦想的地方。

  在艺术馆展出的作品,属于“3D原创立体画”。与普通画作不同,这类画挂在墙上可以远观,还可以“近玩”。当拿着手机或Pad等智能硬件,扫码下载官方 APP后,打开其中的拍摄功能,慢慢靠近这些画时,上面的人物、火焰、落花便会在镜头中“动”起来。与此同时,还有不同主题的音乐、音效在耳边响起。这样 神奇的互动效果,让每一个来到这里参观的人都忍不住要尝试一下,尤其是那些喜爱卡通的小朋友们。与猫咪共舞、摆造型、拽牛拔河……更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

   “这些画之所以会‘动’,是运用了AR(虚拟现实)技术。”A格智能艺术馆创始人周穗童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从策划主题创意设计,到建立模型和动画, 再到将电子设计稿变为手绘作品,创作一幅3D原创立体画,整体下来至少需要4天时间。如何将一幅作品的主题设计得有趣有创意,是他们团队最下心力和功夫的 地方。“比如这次猫咪主题画展,我们在创作前会观察猫的日常习性,再结合文化背景将它带入到人的生活中创作,带给游客一种新奇、贴近又合理的感受。”周穗 童说。

  “希望这些画可以让人们在互动中获得心灵的放松。家长带着小朋友来还可以进行亲子互动交流。”从小喜欢数学和钻研科学发明的周穗童,骨子里也喜欢画画,曾在北京多家艺术公司担任首席画师。通过创作3D原创立体画,将艺术与技术融合,结合爱好和人生经历,他觉得创业路上充满了干 劲。

  “文化创意与科技的融合、碰撞,孕育着无限活力。这些年轻人充满了活力和想法,需要给他们空间,让他们去充分施展才华。”尚8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薛运达说,“当然,还要辅之以专业的文创管理和高效的资源配置,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的能量才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科技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已成为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宋慰祖表示,缺少高端研发和设计是我国一些产业发展的“软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中,文化已成为引领和主导,科技为文化需求和目的提供成功条件,而这个过程融合操作的方法就是文化设计。”

  让创新更自如

  让设计走进大栅栏,通过设计的力量引入新业态。更为国际化的展览正出现在大栅栏社区的空间中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样蕴含人文和民生的价值,并在潜移默化中营造出爱文化、爱设计、爱原创的社会风气。

  大栅栏,是北京保留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也是京城文化的缩影、精华和起源。然而,和许多旧城区一样,大栅栏的保护、整治与复兴曾面临种种难题:人口密度高、公共设施不完善、区域风貌不断恶化、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复杂严格的历史风貌无法成规模进行产业引入,难以找到合适的路径引导当地居民参与改造,很难形成有效运作模式,支撑区域保护与发展。

  改善,源于2010年启动的“大栅栏更新计划”。计划在启动初期,就成立了一个开放的工作平台——大栅栏跨界中心。“我们作为政府与市场的对接平台,通过与城市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以及商家合作,探索并实践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有机更新的创新模式。”大栅栏跨界中心品牌负责人梁莹说。

  这样一个跨界平台的设置,将不同的利益主体联接在一起,让他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不同的角色进入,承担不同职责,同时也为社会上不同的资源群体打开了一个开放渠道。历史文化街区单一规划、单一、单一文化保护、单一建筑设计与改造的模式得到改变。

   在此基础上,从2013年起,作为大栅栏更新计划中的一个长期项目,“大栅栏领航员”开始通过设计征集的方式,尝试解决在区域改造过程中一系列公众难题,形成实践试点,用创造性思维和设计面对挑战,通过示范激活,给大栅栏及内部社区带来直接积极的改变,推进本地居民及商家参与地区共建。

   从“微胡同”到“微杂院”,再到“内盒院”,保护改造的创新方式不断涌现。在2013年至2014年间,围绕着大栅栏的建筑、基础设施、手工艺和社区商业,共有28个项目加入了“大栅栏领航员计划”,部分已完成试点建设。记者了解到,2015年,“青年旅舍”等项目也将逐渐完成。

  让设计走进大栅栏,通过设计的力量引入新业态。每年的“大栅栏新街景”设计之旅,也会邀请中外优秀的设计和艺术创意项目进驻老街区。老街区遇到新设计,使人们在感受老街独特魅力的同时,激发着历史文化街区更加充满活力的思路。

   如今,更为国际化和年轻化的展览正出现在大栅栏各个社区的空间中。设计之旅、领航员试点项目空间、主宾城市巴塞罗那展览等板块的内容以设计集群、工作坊、论坛、临时店、展览、艺术装置等诸多形式,被有机地编织到西河沿街、茶儿胡同、三井胡同、炭儿胡同、杨梅竹斜街等特殊的城市肌理及有趣的院落空间中。 超过100余名参与人、团体、机构共同加入其中,通过空间改造、社区生态建设及环境提升、本地区手工艺探索及各门类艺术设计,持续加深大栅栏保护更新与改造,部分群体也成为大栅栏社区的新主人,永久入驻街区,成为活化街区繁荣复兴的种子,孵化老街区的新景象。

  让创意更“保险”

  在对创意设计的保护和运用上,探索实践正在同步推进,保护目前成型的设计作品,还保护设计创意的过程

  国务院2014年印发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应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创新、创意和设计激励机制。

   “创意是文化产业的动力源泉,没有创意就没有文化产业。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创意未能纳入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致使大量创意游离于法律保护之外,如影视节 目策划、广告创意等。”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副教授张鸿霞表示,创意“裸奔”、“山寨”的现象严重,将会打击创意的积极性,损害我国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

  在对创意设计的保护和运用上,相关探索正在同步推进。作为新生代的艺术珠宝设计师,钟华对此就深有感触。“我原以为设计版权天生就属于我,但实际操作上往往不尽如人意。”从法律上来说,著作权与署名权天生就属于作者,但作品的使用和复制权往往属于设计师服务的机构。“如果在合同中没有明确标明时间限制,那么设计师的作品就可能被无限复制生产,相当于将产品版权转让给服务机构。这对设计师来说不公平。”她说。

  不过,当遇见专门用于版权保护的产品“设计盾”时,钟华不再那么担心了。“我们和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共同推出了这套系统‘设计盾’,希望通过全数字保护模式,***时间为设计作品网上公证,与现有的版权登记和专利申请形成相互补充。”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介绍说,目前该系统的服务核心为设计版权认证,今后还将延伸至设计版权评估、版权授权以及版权商品化。

  “‘设计盾’线上登记的设计版权数据库,能有效促进设计版权交易与金融服务。”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徐志鹏说。
关键词:
推荐阅读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