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扶持项目】“中国新经济在悄然变化”、“规模庞大的中国经济正经历重大转型”……
时下,越来越多国际观察家注意到,“新经济”带动下的新产业正在中国蓬勃发展,其活力与能量超出想象。而这种“新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生长壮大,与不断创新发展的执政思路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此后,中国领导人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论断。“十三五”规划又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一系列理论创新拓展了整个中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边界。
思路对头,道路通畅。具体实践中,中国决策者坚持辩证思维,推出一系列简政放权政策,坚持放管结合,放管有度,有效激发了经济活力,促进了电子商务等中国新经济代表行业的大发展。
2015年“双十一”,仅24小时、仅阿里巴巴天猫一个平台,网购规模就达到912亿元人民币,令世界惊叹。逾千万家网店,上千家物流公司,数千万人就业,新经济形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作为一种全新的外贸业态,跨境电商的发展也渐成燎原之势,为中国外贸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在重塑全球贸易价值链。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决策者顺应全球大势,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通过法律、行政、技术、市场等多种手段,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大国。
在制造业领域,新经济正拉动“中国制造”逐步迈向中高端。就在11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架C919大型客机正式下线,其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辐射作用。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彦麟说:“中国航空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同时实现了体量的快速增长和良好的安全记录,这样的成就非常惊人。”
这些成绩,都与政府因势而谋、应势而动紧密相连。因此,有外媒把中国政府近年倡导的“互联网+”称为开启中国新经济的“密钥”,把“中国制造2025”规划比喻为中国制造业进化的“秘诀”。
亚洲开发银行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高科技出口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亚洲***。彭博社说,这标志着中国在促进创新成为经济主要引擎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说,中国制造的无人机、智能手机甚至高铁都已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竞争力,从事高科技制造业的企业数量也从2000年的不足1万家增至近3万家。
随着经济转型,中国的服务业也出现新变化。为此,国务院11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这是顺势助力新经济的又一重要举措。
敏锐的海外观察家看到,中国新经济已经开启新的消费时代。麦肯锡公司的高级合伙人乔纳森·韦策尔说:“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证据,表明中国的消费型经济正在起飞。”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曾任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的斯蒂芬·罗奇则认为:“构筑可能是21世纪全球最宏大消费传奇的基本材料现在(在中国)已经到位。”
面对波澜壮阔的中国经济新面貌,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刊文称,传统的一些旧经济指标,如工业产出、钢铁产量等已经难以解释中国增长的全貌。李克强总理11月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文章谈及2016年中国经济蓝图时强调,中国政府如今“更加关注社会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这表明中国政府善于根据经济现实变化,积极采取务实行动。
除了对内科学高效的政策扶持,对外积极有效的经济外交,也为中国新经济在全球拓展出更大舞台。2015年,人们看到中国高铁已在全球各地开花,中国核电也落户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
举世瞩目的中国新经济实践表明,中国政策指导善于以现实为导向,化错综复杂问题为有限关键问题,纲举而目张,时至而势成。
当然,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如同世间所有新生事物,新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也会经历挑战。呵护好新经济的势能,促动中国巨舰在全球经济大潮中稳健前行,需要高超的决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