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之畔,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常州拥有“江南水乡”的精致景物,亦有“毗陵诗国千年事”“南朝齐梁故里”的文化底蕴。而近30年的时间里,在资本市场的一路凯歌,则成为这座城市的另一份骄傲。
早在1994年7月,常柴股份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常州***家A股上市公司,截至目前,资本市场“常州板块”累计已有90家上市公司,累计募集资金1078亿元。常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下称“常州金融监管局”)局长刘敏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体经济是常州最厚实的家底和最鲜明的底色,其中,2022年,全市形成了历史上最多的申报IPO企业、最强的“独角兽”后备梯队、最好的股改上市氛围,未来将聚焦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建成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打造代表常州城市特征的新地标。
“实体经济是常州最厚实的家底和最鲜明的底色”
进入2023年,资本市场“常州板块”好消息频传,在不足两月的时间里,常州已有两家公司登陆资本市场。1月11日,迅安科技登陆北交所,是该市2023年***家A股上市公司;2月8日,格力博在深交所上市,为常州A股最大IPO。其中,格力博成立于2002年7月,主营业务是新能源园林机械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经济参考报》记者梳理获悉,1994年7月,常州辖区拥有了***家A股上市公司,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截至2023年2月底,资本市场“常州板块”累计已有90家上市公司,累计募集资金1078亿元。长长的名单中,包括恒立液压、江苏雷利、新城控股、泛亚微透等国内知名企业及行业龙头企业。
常州金融监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常州新增聚和材料等7家上市公司,首发融资169亿元,位列江苏省第二,其中,中创新航为全省最大IPO;全市新增申报IPO材料21家,为该市历年最多,新增新三板创新层企业14家,位列江苏省第三;2022年以来,天合光能等11家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资,新增募集资金207亿元,1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完成19笔定增,合计融资5.4亿元;41家上市公司在本地投资建设63个项目,项目投资总额473亿元。
“实体经济是常州最厚实的家底和最鲜明的底色,截至目前,常州制造业规模大、门类全、韧性好、开放程度高,工业规模总量突破2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8%。”刘敏表示。
常州是长江三角洲“苏锡常”核心城市之一,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207个中类的191个,666个小类的600个;拥有81家国家级、388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80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760家科创苗圃企业;拥有规上工业企业5700多家。常州作为近代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和乡镇企业发起地,上世纪九十年代“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制造业自发形成了现代工业体系的基本雏形,如今,其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碳材料分别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
产业结构与资本市场导向契合
近年来,常州市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如《关于加快推进企业股改上市加速有效创新资本形成的若干政策意见》等。如今,常州金融监管局启用信息化服务平台,打造股改上市培训品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全面推动企业股改上市挂牌和后续资本运作。江苏雷利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苏达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常州在财政等政策支持同时,在“精准高效”服务下足功夫,曾仅用两周时间为江苏雷利办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使公司成为国内首家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的A股上市公司。
常州辖区企业受益于资本不止于此。天合光能早在2006年纽交所首发上市,陆续开展5次定增、发行1次可转债,合计募集资金81亿元。2020年,公司回归A股科创板,持续开展再融资,先后发行两次可转债,合计募集资金166亿元。同花顺数据显示,天合光能成立于1997年12月,主要业务包括光伏产品、光伏系统、智慧能源三大板块。公司营业收入从2006年的8.9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超400亿元,实现50倍规模发展。
刘敏介绍,常州为培育高质量上市后备企业集群,按照“培育一批、股改一批、挂牌一批、上市一批、融资一批”的思路,组织实施上市后备企业“双百行动计划”,即培育100家以上主板(中小板)后备企业和100家以上科创板(创业板)后备企业。对已经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立即进入上市后备资源库,进行孵化培育,加速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及高科技项目的对接。
常州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几何中心位置,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并将全面呈现“三纵四横”的高铁网和“三环19射”高速公路网,“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常州坚持制造立市、产业强市、质量兴市,是长三角地区特色鲜明、活力彰显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高端制造业为主要画像的产业结构与资本市场导向高度契合。数据显示,在全国先进制造业的排名中,常州位居第16位,中国工业大奖、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领跑全国地级市。
“常州拥有区位、制造业集群强、营商环境优等优势,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50亿元、增长3.5%,是最接近万亿之城的一个工业城市。”刘敏表示,常州资本市场已经形成“企业主动、政府推动、上下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
常州金融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底,全市形成过会待发5家、申报在审12家、在江苏证监局辅导备案34家、197家股份制公司的上市后备梯队,全市“双百行动计划”上市后备企业411家。
打造“新能源之都”为城市特征新地标
在常州上市公司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备受关注:全市新能源上市公司37家,占比41%;截至2月21日,总市值4783亿元,占比63%;2022年以来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298亿元,占比72%。
数据背后则是常州市的产业布局。该市围绕“532”发展战略,以打造优势产业、支柱产业为引领,高质量推进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的创新升级,高效率推动新能源在“发、储、送、用”环节的融合发展,实现全社会各领域新能源应用渗透率在全国领先,建设“新能源之都”。
来自常州金融监管局的资料进一步显示,常州有着领跑赛道的先发优势,产业集聚度全国第五、投资热度指数全国***,是全国***构建起“发、储、送、用”产业闭环的城市。发电领域,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条完整,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电池片及组件产能占全国10%;储能领域,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居全国首位;输送领域,是全国最大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变压器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应用领域,汇集3400多家配套企业,产业密度位居全国首位。同时,龙城实验室、中科院长三角物理中心、天目湖储能研究院等研发平台,提供最强劲的科创动力。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常州对上述规划分为两步走,计划到2025年,实现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形成1个5000亿元以上、2个1000亿元以上,空间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产业集群;到2035年,产业规模在202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发、储、送、用”四大环节实现深层次、高浓度的融合发展,新能源在生产、生活中的渗透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基本形成以龙头项目为引领,技术体系、功能体系、应用体系为支撑的新能源生态系统,基本建成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打造代表常州城市特征的新地标。
对于未来,常州实施“三年行动”,推动“常州板块”持续扩容。具体而言,该市制定企业股改上市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全链条企业上市培育体系,集中资源要素保障重点企业加快上市进程,通过三年努力,力争全市累计境内外上市公司突破150家;促进做优、做强,推动“新能源板块”全面提质,支持上市公司灵活运用资本市场再融资工具,确保2025年实现“新能源板块”万亿市值目标,引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