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扶持 > 地方政策 > 地方政策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admin  2018-03-28
  国家扶持项目网讯:农民朋友致富难,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科学的农业管理经验,许多只能靠自己摸索,这也限制了农民产业转型,四川省在全省范围的农村推广农民夜校,就是要让科学走近农民,让科技真正的起到扶农助农的作用。
 
  3月25日晚,持续几天的春雨刚停,位于华蓥山脉的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牌坊乡大全村的农民夜校又亮起了灯。一组村民罗鹏程丢下碗筷,翻过泥泞的山路,准时赶到村夜校听课。他说:“这几天雨水多,眼看柑橘树就要抽枝发芽了,今天是县农技站老师的柑橘栽培春管技术课,再忙我都要去听。”
 
  “种柑橘,过去我是‘门外汉’,在农民夜校,我从选育品种、肥水管理、病虫防治,一样样学起,几年下来,我家柑橘园发展到200多亩。不仅脱了贫,我还当上了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难怪罗鹏程上夜校的积极性高。
 
四川:以科技扶农助农
 
  2016年8月以来,四川坚持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依托村级活动阵地开办农民夜校。目前已开办农民夜校45832所,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全覆盖。2017年累计开展培训85.2万场次、集中培训1835.7万人次。
 
  四川省委组织部具体负责农民夜校的统筹谋划、组织推动,他们配套制定教育培训大纲、管理办法等8个制度文件,牵头统编图文教材四大类10册、声像教材5批次16.8万套,分别在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民族地区等4个片区总结推广成熟的办学管理模式,举办5期1500人次省级示范培训,培树100个省级示范校、10个省级示范实践基地,确保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2月5日,专家讲座《返乡农民工学习十九大精神暨技能培训》;2月27日,专家讲座《农村法律知识及应用》;3月7日,专家讲座《妇女健康知识》……”这是巴中市平昌县河溪村农民夜校2018年的授课表。四川各地坚持精准施教,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制定全省农民夜校指导课程目录,细分时事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技能、文明新风、文化科普5类117项指导课程,深化感恩奋进、艰苦创业、脱贫争先三大主题教育。同时,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合理确定教学内容,联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参学积极性。
 
  “累死累活奔波在他乡,不如农民夜校学电商!”达州市渠县定远乡新寨村4组村民叶启政感叹。3月23日凌晨,他通过网上平台送走一车鲜活泥鳅,静下心来计算自家春节后的泥鳅销售收支,毛收入竟有11万元。叶启政在村农民夜校电商教师的启发下,通过电商渠道,完成了生态泥鳅销售商谈、签订合同、装车发货、回笼货款等全部环节,与传统销售比较,网销的周期和成本都降了一大半。在农民夜校电商培训推动下,渠县建成了农民夜校电商服务网点268个,2017年全县电商交易总额超过4.6亿元,其中农特产品额2.77亿元;130个贫困村有57个顺利摘帽,贫困发生率由12.1%降至4.41%。
 
  四川各地同时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坚持把村庄做教室、大地当课堂,创新“必学+选学”“课堂+现场”“集中+流动”等模式。雅安、阿坝等地推行“田间辅导”“帐篷学校”“马背课堂”,方便群众就近就地学习。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全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办“网上夜校”“掌上夜校”“空中夜校”3.7万个,制作推送“微课件”“微视频”“微播报”218.2万部(条)。
 
  四川省委组织部工作人员说,四川农民夜校办在了农民群众的心坎上。如今,引导农村群众“学政策、学技能、学法规、学经验、学感恩,争做新型农民”,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正逐渐成为当地农村新时尚。四川农民夜校,已然成为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的“孵化园”。
 
  促进农村产业转型,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农民夜校将科技送到了农民身边,让农民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从而实现了扶农助农的目标。
推荐阅读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