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扶持 > 深度阅读 > 深度阅读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hy  2016-06-22
 

  【国家扶持项目网】引起公众关注的本轮医改,成为舆论焦点的除了诊疗费的上调外,还有药价的高低。药价居高不下一直是备受公众诟病的难题。提升国内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研发能力,有助于破解这一医改难题。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提升我省的医药研发能力,目前《山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修订工作已经排上日程。
 
  花40万抗感染 病情没控制住
 
  “我最怕她感染,一感染使用抗感染的进口药,费用无法预计,可能花几十万都控制不住病情。”提起前一阵未婚妻的抗感染治疗,朱效信依然心有余悸。今年2月份,家住菏泽武庄村的马秀云被诊断为白血病,住院治疗,她的未婚夫一直守护在旁。
 
  朱效信说,几个月治疗下来,如今已经花掉了二十五六万。在白血病治疗中,化疗费用仅是小头,一个疗程化疗三到七天,配上其他营养药,每个疗程也就一万出头。但是抗感染就是个无底洞了,不仅使用的进口药非常昂贵,而且不知道何时能够控制住病情。“上次抗感染,我们花了十万左右,以为很多了,其实算幸运的,有病友说其花40万都没有控制住病情。”
 
  研发国产药品 打破外药垄断
 
  马秀云在治疗中还使用了一种恢复白血球数量的药物新瑞白,每针1700多元。这样的价格得益于我国医药的自主研发技术。十多年前,国内的病人要想注射提高白血球的药物,只能选择美国或日本的产品。上世纪90年代,齐鲁制药的科研团队迎难而上,成功研发了中国人自己的提升白血球药品,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和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这两个产品在各项指标上均与国外原研药药品质量相当,甚至高于原研药,但价格远远低于进口药。
 
  后来国外研发出了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长效制剂,一支针剂合人民币万元以上,在国内很少有病人选用。为了让国内患者用上质优价廉、疗效更好的药物,齐鲁制药开始研发长效新瑞白。2015年8月26日,新瑞白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上市。这一产品质量、疗效与进口产品相当,但价位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
 
  十几年研发都不一定成功
 
  医药创新对老百姓的意义重大,但目前我国创新药的数量比仿制药要少很多。
 
  济南市中心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曹瑞敏介绍,目前医院里的进口药大约占到5%-8%左右,尤其是治疗癌症的药多是依赖进口。不过近几年来进口药有所减少,因为仿制药逐渐增多。曹瑞敏认为尽管仿制药多,但制作技术上和国外依然有差距。
 
  “仿制药相比创新药要容易些,但真正做出来的也没多少家,十个爬坡的也就一两个能上去。”济南磐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邢志青说。
 
  “相比仿制药,中国的创新药周期更长,技术含量要求很高,有的需要十几年研发,都不一定成功。”邢志青介绍,一种创新药至少要经过三期临床检验,中途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失败,这对药企是很大的消耗。
 
  对此,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丁振波也有同感。丁振波说,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投入研发发费用5000多万,但依然不够。有关部门曾希望华鲁控股集团能够整合全省的医药研发平台,以两个药企为依托,在济南成立个总的研发机构,这个事情做了四五年,基本推不动。主要源于仅靠企业自身投入难以支持。医药研发行业有个特点,研发十个可能仅成功一个,这个平台建不好引不来也留不住人才,目前主要苦于扶持政策的力度太小。
 
  医药研发经费不足 科研人员劲头不大
 
  在医药研发方面,经费不足是不少药企面临的难题。
 
  “济南市给创新人才的科研经费相较南方偏少,并且用起来比较死板。”济南高新区一家药企负责人称,济南市发放的人才经费并不是一下子给全。以50万这一档的人才经费为例,一般第一步先发放15万,再根据企业招聘的员工数、缴纳保险的数量、实现的利润等指标,发放第二步的钱。该负责人还提到,申请人才经费的手续非常复杂,有诸多门槛。
 
  临床对医药研发能起到精确校准方向的作用,但当前我国研究系列和医疗系列却是相分离的。我省某三甲医院院长表示,目前医院拿到的只是医疗经费,没有教学、科研经费。“而我国的医学创新主要就靠三甲医院和特级医院破解疑难问题,比如艾滋病、肿瘤等。”
 
  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丁振波认为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很重要,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提到,成果投产后,连续三到五年,可以提取一定比例转化利润奖励研发人员。但药品的认可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刚推出三到五年基本卖不好,等到三五年以后,这款药的利润多了,但没法落实这项激励政策,不利于激发医药科研人才的积极性。
 
  记者从省科技厅了解到,目前《山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修订工作已经排上计划。主要依据去年十月一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今年出台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上述文件强调对于科研人才的激励和多渠道资金的投入机制。新的条例或将年底出台。
推荐阅读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