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按这个趋势变化,2015年土地出让金可能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值。去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高达4.2万亿。
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缩水,除近两个月稍有好转外,土地财政亦颓势明显。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仍在加大。1-8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10.3万亿,同口径增长13.5%,进度同比加快1.4个百分点,诸如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支出增幅在20%以上。
而“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重要收入来源,与地方债的偿还、地方经济建设密切相关。有地市级财政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的地卖不动,基金收入完成情况很不好,基金预算年初安排的一些支出没法完成。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因为财政资金不到位,一些既定项目没有按期推进,一些预期收入会推迟进账,可能会带来未来债务风险。
收入形势严峻
今年政府收入形势无疑是近年来最严峻的。公共预算资金收入增速仍处在下行通道中,土地出让收入又出现大幅缩水。
1-8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约10.4万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5.2%,增速回落3.1个百分点。前8个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约为1.76万亿,同比减少了约1.1万亿,下降38.4%。
财政收入迈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已经持续了几年时间,各地财政也在不断强调勒紧腰带过“紧日子”。但土地财政的式微,无疑在进一步加剧这种形势。
2013年和2014年的土地出让金曾不断创出新高。2013年,全国土地出让权收入为4.1万亿,同比增长44.6%;2014年则为4.2万亿,同比增长3.2%。今年则迅速掉头向下,土地收入30%以上的负增长成为了新常态。
与土地收入掉头向下的同时,在前几个月,房地产相关税收收入增速较低甚至为负,这也拉低了地方财政收入增速。随着国家出台房地产刺激政策,带动房地产销售的回升,从6月份开始,房地产相关税收收入才逐渐转正。
据统计局数据,2010年至2012年,房地产业与建筑业两项税收占全省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3.2%、43.5%和42%,为四川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
东部省份一地方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土地财政对地方很重要,房地产涉及行业广,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高;另外,土地出让金也为地方带来更多建设资金。
他进一步表示,土地出让金为公共预算资金之外另一块重要的资金,因为规模比较大,其他资金很难取代。当地土地出让金中约55%用于征地农民拆迁款、七通一平之类的成本开支;剩下一半左右用于国家指定用途的、水利、教育等方面投入;剩下约20%的资金,地方可自由支配,主要用于地铁、桥梁、道路等城市建设。
华北一地级市财政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地卖不动,以土地出让金为主的政府基金收入不好,年初既定的一些支出难以实现。地方政府债务偿债资金不少来自于卖地收入,今年卖地收入不好,所幸国家出台债务置换政策,能借此偿还银行高息贷款,不然地方政府可能出现违约风险。
上述东部省份的地方财政官员表示,财政部门会对财政收入进行分析,如果土地出让收入进度没跟上来,部门间会联动,比如加大推地的力度。他进一步表示,9月份当地推地力度较大。
因为政府收入的缩水,多位地市级财政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来“稳增长”很难,“稳增长”缺乏手段。
三四线城市改变不易
土地财政缩水,这种形势会延续多久呢?
前8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仍在进一步回落,相比前7个月回落0.8个百分点,且回落速度有所加快。
统计局高级统计师李皎表示,商品房前期库存基数较大,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化压力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投资意愿。
不过,也有一些指标表明房地产市场有筑底趋势。如商品房销售持续回暖、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长小幅加快,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回升等。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土地出让收入今年会持续负增长,要到四季度看是否会出现降幅放缓。土地市场整体仍处在去库存的状况。
张大伟进一步表示,房地产和土地市场受政府调控政策影响较大,随着一线城市房价的回升,未来是否会出台调控政策难以判断。但三四线城市,尤其是那些产业升级较困难的,房地产供大于求的状况不易改变。
杨志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政府收入形势严峻主要受宏观经济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还是要通过经济增速回升来实现。抓经济,除了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外,还有很多手段,如营造更好的环境激发市场、企业家的活力,简政放权,或者推动产业升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