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扶持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dhy  2016-08-10

作者:邓海建

6月1日,甘肃陇南成县卫生计生局官微发布了一条纪念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36周年的政务活动信息,引来一些网民的跟帖议论,官微管理员与多名网友在网上多次互评转发,双方均“言辞犀利”互不相让。记者最近获悉,涉事微博管理员已被批评教育。(6月12日《新京报》)

政务官微的一言一语、一字一句,都体现了官方的态度。因为网友看到的,不是一个个具体的管理员,而是认证名字下的机关部门、单位组织。换言之,官微胡言乱语或不言不语,代表的是这个ID背后的职能作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官微在与网友“对掐”的时候,显然是有不少失礼失当之处。比如声称“我们是按国家政策办事,有什么不妥也是制定政策的人”,又比如“世界上有公平吗?马云几千亿资产,大山里还有老百姓饿肚子……”这些逻辑错乱、漏洞百出的回应,等于直接给爱看热闹的舆论场留下了调侃解构的小辫子。

此类回应,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少数政务官微在流程运作上相当随意。官微还是私微?这个起码的定位都没拎清,难免角色错位。一边传递政务信息,一边夹杂私人感情。二是官微在与粉丝互动中,缺乏起码的“回应智慧”、公关之道。一些令人脑洞大开的官微说辞,表面看是个人的“暴脾气”,说白了,是缺乏“媒商”的表现,不善于危机公关、不懂得引导之术,活生生把运营管理者与ID后的部门架上舆论的“烤场”。

纵观这些年突然蹿红的官微类公共事件,大多是管理员私自施展“情理交融大法”失败后的结果。比如2015年6月,一网友微博质疑陕西榆林市神木县警车私用。而榆林市公安局官微却回复:“家里人又违法了吧?找公安的茬。”再比如今年6月3日,四川平昌县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力挺太原警方执法被误传为“警察打人”事件,“遇到警察执法,请不要随意拍摄,因为法律不允许。”这些引发争议的官微言论,虽然最后都以橡皮擦一删了之,但其背后暴露出的政务官微管理的缺陷,却是不争的事实。

政务官微,运营上要有制度化的个性,却不能沾染个人化的脾气。如果路见不平就马上一声吼、如果感觉不满就立时赤膊上阵,这种草莽江湖的行径,会让人对ID背后的公权作为产生警惕和怀疑。官微不宜肝火太盛,是因为这种随意与网友对掐,暴露的是公权力私人化的隐忧。从这个意义上说,官微、官网,乃至眼下正热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本质上说,它除了是沟通的桥梁,亦是民众窥视政务运行的一扇窗口——如果冷不丁从窗子里飘来一个白眼、一句粗话,公众自然有理由要求给出解释并追究责任。

政务官微还是该少点脾气为好。这不是明哲保身的姿态,而是恪守权责边界的理性。(邓海建)

关键词:
推荐阅读
今日视点
新闻图片
专栏评论
新闻排行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