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深圳率先展开了取消医生事业编制的改革,明确提出新建市属公立医院不再实行编制管理,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于2012年开诊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作为没有行政级别和事业编制的运行样板,医生的起步年薪达到了40万元,部分医生的年收入将近百万元。
这样的薪资构成,的确令很多医生心动。毕竟救死扶伤等道德上的赞誉,不能完全带给医生职业上的体面感。我国医生收入的低廉,已成为当前医疗运行体系中,干扰医疗流程的一个因素。如何解放医生,通过合理的收入激发出医生更高的积极性,成了我国医疗改革整体规划中很重要的部分。
让医院去行政化、取消医生的编制被认为是解放医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医生作为医疗技术的拥有者,其更应该依靠技术吃饭,如果医生脱离了编制的束缚,以一个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出现,他可能会更加注重自己在业内的口碑,也更需要为自己的医疗行为负责,这对于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无疑非常有意义。
但问题是,取消医生编制的最大好处在于敦促医生更加努力地工作,与医生的待遇好坏没有必然联系。医生收入的多少,主要源于医疗市场的利润有多少,如果利润的总额度没有变化,取消了编制的医生,肯定有收入提高的,但也必然会有收入下降的。甚至,还不能排除会出现马太效应。
实际上,仔细解读深圳医生的高年薪,并不能发现其与取消编制有什么关系。医生收入升高最关键的地方,依然是政策的扶持加大了,资金的投入更多了,因为投入不再依据编制,所以拨款更加自由了一些。
这就带来了一个疑问,如果没有政府资金的保障,医生在去编制化后的高收入该如何保证?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港大深圳医院提供的模板就不可能有普遍意义。
所以,将去编制化与高收入绑在一起有混淆概念的嫌疑。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已明确提出要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和事业编制。这也是我们医疗改革的方向。
让医生去编制化,就需要市场去行政化,要让医疗服务在巨大的医疗市场中获得生存的资本,否则,没有编制的医生将很难生存。
但是,放开医疗市场,可能又会涉及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如何保持的问题;面对数量可能日益增加的私立医院,又将如何管理;如果医疗价格随之走高,广大患者的利益会不会蒙受损失?
深圳的改革政策,可能有利于吸引内地的一些体制内医生投奔到那里,对于当地的医疗发展非常有好处。其提供给医改的参考价值,不是取消编制对医生的收入多么重要,而是政府的投入对医生的收入真的很重要。(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