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发展中大省,城乡二元结构是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对于河南18个地级市来说,无论是哪个市都不具备在短时间内实现全市范围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条件。
从2005年起,先后确定了鹤壁、济源等7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和新乡、信阳两个实验区;2009年以来,又相继规划建设了16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在这些区域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三次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网络等,促进要素合理流动,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探路子,取得了多方面突破。
省情与国情高度相似的河南,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的探索对全国其他省份而言,极具标本意义。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河南省副省长王铁。
记者:河南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王铁: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调研指导时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着力做好“三山一滩”扶贫开发工作,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为我们解决农村问题指明了方向。
郭庚茂书记一直强调:就农村抓农村,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出路要在“三农”之外找。我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即使将来城镇化率达到70%,仍然会有三四千万人生活在农村,必须坚持城乡统筹、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在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
记者:目标是缩小城乡差距?
王铁:是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解决农村问题的目标。农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落后于城市,城乡之间生活质量、生活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什么时候农村能达到和城市一样的医疗、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农村问题就解决了。
记者:在人口相对稀疏的农村地区,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会不会太大?
王铁:要使村庄里分散的农户享受到同大中城市一样的交通、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分摊到每个人身上的成本就比较高。如果人口集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比分散时成本低得多,就更容易做到,实现缩小城乡差距的目标就更快。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看,集中比分散好,解决农村问题的基本路径是集中布局。
因此,我们省委、省政府提出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在指导思想、政策取向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人口尽量向城镇集中,用最低的代价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用最小的代价来缩小城乡差距,除非是不具备集中条件的才分散。
记者:村庄的布局是有其内在规律可循的,调整优化村庄布局是否会违背规律?
王铁:村庄布局是在历史上自然形成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村落会聚集更多的人口,一些自然村落会逐步消亡,这也符合村庄演进发展规律。现有的村庄布局越来越显现出不合理性,是不能固化维持的,否则没法实现现代化。
郭庚茂要求,调整优化村庄布局,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原则,成熟一批解决一批。村庄布局、农村人口的变迁,归根结底以产业为基础。要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以生产方式、生产规模、生产性质来决定村庄的位置、规模和形态,这样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记者:具体怎么来分类推动呢?
王铁:具体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正在制定当中。谢伏瞻省长多次强调,一定要区分几类情况做好规划。***类是城中村、城郊村、产业集聚区附近的村庄。要按照加快城市化改造来进行规划,根据产业集聚的程度、容纳就业量的多少,有步骤地推动村民转为市民。
第二类是深山区、滩区等自然条件恶劣的村庄。要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规划搬迁集中。比如黄河滩区不适宜居住,如果不搬迁集中,不管怎么做村庄也都是没法提升的,要规划好往哪里搬、培育什么产业,陆续地搬出来。
第三类是平原地区的村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村落会聚集更多的人口,一些自然村落会逐步消亡。关键是要做到规划先行,哪些村保留、哪些村整治、哪些村缩减、哪些村做大都需要经过科学论证。当务之急是要以县为单位抓紧做好规划。
做了规划后,配套政策措施要跟上,谁规划搞得好,省里就给予资金支持,调动地方积极性。过去搞的农村社区,有些是成功的,有些出现了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产业,现在要补课,根据当地的情况研究发展适合的产业。
记者:在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您认为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农民增收?
王铁:农民收入问题的要害是就业问题。解决农民的生计,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年挣两万,创造一个就业岗位,就能够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所以,谢伏瞻省长就提出,研究解决农民问题,着力点是给农民找就业增收的出路,能转的转,能调的调,能提升的提升,逐步优化农民就业结构。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政府要积极主动承担起培训农民的责任,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的竞争力和提高收入的能力,政府要给予支持。要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教攻坚二期工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和素质。
记者:对于有意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业的人而言,该如何促进其完成这种转变?
王铁: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必然需要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搞好服务和制定扶持政策等措施,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善管理、有技术的高素质合作社经营者、家庭农场经营者,从单一农户种养为主向主体多元、领域拓宽、广泛采用农业机械、现代科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