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扶持 > 政策解读 > 政策解读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古月  2016-08-05

    粮食种植如何走出效益低的怪圈?安徽省农委、省粮食局、省农发行三部门近日联合制定了《发展专用品牌粮食试点意见》,全力发展专用品牌粮食试点工作。小麦主产区从今年秋种开始,水稻主产区从明年春播开始,力争用2年时间,积累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的有效做法,探索发展现代生态粮食产业化新模式和新机制。

    按老套路种粮只能越来越难卖向品牌要效益是粮食大省发展的现实需要

    目前,发展专用品牌粮食试点已经在安徽各地广泛开展。“我们种粮必须改变了,再按照老把式老套路种粮食,只能越来越难卖了。农业部门扶持品牌粮食旨在扶优扶强,督促农业经营主体必须升级换代、做大做强。”无为县青年农场主张李桃称,他从种植环节就开始采取订单制,先与当地知名的种业公司合作,引入优质稻种,进行标准化种植模式。种出来的粮食全部卖到品牌米厂,再由米厂加工包装后进入流通环节。

    白湖大米是安徽省庐江县生产的一种优质大米,在当地已经形成一定品牌效应。“我们作为粮食龙头企业,早已经调、转、促了,跟农科院的紧密合作就是尝试之一,所以我们种植出来的粮食这些年来一直在市场畅销。”白湖集团的副总经理王松洋说,他们与农科院水稻所院企合作,不断实验示范新品种,曾多次创下安徽省高产纪录。只有不断推陈出新,用品牌保障效益,才能走在市场前沿。

    “发展专用品牌粮食试点的战略意味着农业发展的转型,将会引导和倒逼生产经营主体生产模式,将加快安徽省粮食种植生产从重产量向重品质转变。”安徽省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韩毅称,随着今年“卖粮难”的现实问题突显,农业转结构显得当务之急,安徽提出向品牌要效益是粮食大省发展的现实需要。

    为何要发展专用品牌粮食?

    推动通用粮食生产逐步走向专用粮食和品牌粮食生产

    “为加快全省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积极推动通用粮食生产逐步走向专用粮食生产和品牌粮食生产,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安徽省种植业局局长牛运生介绍说,发展专用品牌粮食是调整优化粮食结构的基本取向。发展专用品牌粮食就是通过推广专用品种来优化粮食品种结构,通过发展品牌经济来带动提升粮食质量效益,从而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牛运生称,发展专用品牌粮食也是推动粮食绿色增产的重要举措。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核心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粮食绿色增产的难点是提升粮食生产效益。发展专用品牌粮食要求的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粮食绿色增产的应有之义。

    此外,发展专用品牌粮食是促进粮食产业升级的有益探索。发展专用品牌粮食就是以品牌经济为纽带,通过粮食生产、加工、服务一体化,带动生产能力增强、加工效益增加、品牌效益提升,实现一二三产融合,促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为国家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粮食补贴、收储制度探索路子。

    如何布局专用品牌粮食?

    立足“消费导向”,以提高粮食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水稻和小麦等口粮作物为重点

    品牌粮食在全省范围内如何实施和规划呢?牛运生介绍说,立足“消费导向”,以提高粮食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水稻和小麦等口粮作物为重点,坚持品牌引领、品质保证、品种优先,围绕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的要求,积极构建粮食产品生态圈、粮食企业生态圈和粮食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的生态粮食产业化发展模式,促进粮食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效益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我们的文件中明确了试点主体,重点培育粮食产业化联合体。”牛运生介绍说,以品牌溢价为目标,落实品牌运营核心企业。瞄准市场占有率较高、溢价能力较强的粮食主食知名品牌,选择落实一批实力较强、信誉度较高的品牌运营核心企业,引领专用品牌粮食发展。当地没有知名品牌运营核心企业的,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共建等,引入粮食知名品牌运营核心企业发展专用品牌粮食。

    以提供标准化原料为主线,落实生产服务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按照品牌对粮食品种、品质、产地等要求,制订专用品牌粮食生产规程。选择一批科技素质高、生产经营规范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依托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确保原料生产符合品牌生产标准要求。

    以签订契约为保障,落实专用品牌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产业、要素、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培育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要素、产业和利益的紧密链接,实现粮食全价值链的利益共享。引导品牌运营核心企业和生产服务主体签订购销等合作内容的协议,进一步规范契约文本,强化契约落实,实现互利共赢。

    试点地区和政策投入有哪些?

    对发展专用品牌粮食成效突出的主体,在项目安排、政策落实、评级认定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试点地区包括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示范县。其他地区也要因地制宜开展专用品牌粮食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发展生态粮食和品牌粮食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打造示范平台。沿淮淮北地区以小麦为重点,淮河以南地区以水稻为重点,按照“三品”(品牌引领、品质保证、品种优先)发展思路和“三个至少”(每个示范点至少注入1个粮食品牌,至少明确1个专用品种,每个专用品种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至少1000亩)的工作要求,打造专用品牌粮食生产示范区。各地可以结合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创建活动,力争把省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村)打造成专用品牌粮食发展示范基地,引领和带动全省专用品牌粮食加快发展。

    实施优质专用品种推广、新型肥料推广、绿色防控药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和新型机械作业服务等补助。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高政策性保险标准;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优先支持专用品牌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担保融资;农发行加大对符合农发行战略性客户贷款条件的品牌运营核心企业收购、储藏、加工专用品牌粮食贷款支持力度。粮食生产发展专项、农业产业化等相关资金优先支持专用品牌粮食试点。

    强化扶持政策落实,对积极开展专用品牌粮食试点的市、县,中央和省级财政相关支农项目资金给予倾斜支持,评选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时优先推荐。对发展专用品牌粮食成效突出的龙头企业和生产服务主体,在项目安排、政策落实、企业技改、评级认定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关键词:
推荐阅读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