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扶持 > 国家政策 > 国家政策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谨如  2017-02-28

  历时5年精心打造的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在2013年5月3日晚迎来首秀。集艺术之美的建筑融和美轮美奂的本地原创现代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博得观众赞誉。

  这座早在抗战时期就享誉中外、素有“百老汇”之称的大戏院,不仅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和意志展示的舞台,也曾是当时海内外著名艺术家及其作品展现的舞台。不过,它厚重的文化积淀,却未能幸免昨日的落寞沧桑,而今时的光彩涅槃,却令人感慨。在今年的演出安排上,该中心已排满120场左右的固定演出,加上临时新增,基本上天天有大戏。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从辉煌到没落,再到重生,国泰大戏院跌宕起伏的历史演变,也正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的一个缩影。

  任何一项改革从来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当我们回首10年文化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时,一个近乎和所有改革有关的“钱从哪里来,如何用”问题成为最核心的总结。

  纯粹拿财政钱搞改革不叫改革,但财政一分钱不掏又难推进改革。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如何智慧地花钱,不仅成为文化体制改革能否突破的关键点,而且也考量着政府理财的能力。

  吃下“定心丸”大胆“走转改” 

  没有不叫座的文化,只有不善传承文化的体制。国有院团不改革,以文化为载体的企业就不可能有出路,百家争艳的文化氛围就不可能形成。

  人散、网破、市场不景气,生存举步维艰,是国有文化院团改制前的窘境。

  2003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拉开大幕,重庆位列首批试点单位。

  从“吃皇粮”到“找粮吃”,转企改制是第一步,其难在解决人的问题。为减轻文化院团“国有人”变成“社会人”的改革阵痛,重庆摒弃简单的“一刀切”老路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按照“老人老政策,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将转制院团离退休人员767人全部划归艺员中心统一管理,离退休生活费全部由财政予以保障。转制时在编事业人员可自愿选择参加企业养老保险或保留事业身份、按事业人员退休。

  这种由政府财政“保底线”的针对性改革,让改革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由于改革成本支付到位,遗留问题解决到位,确保了让“走的人走得放心,留的人留得安心”,大大消除了人员对改革的抵触情绪,也解除了院团的后顾之忧。

  目前,重庆已基本完成了出版、发行、广电传输和国有文艺院团、报刊出版单位等110多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文化市场主体,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率先改革的重庆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总收入比2005年改革前增长8.8倍,演出场次增加了3倍。而这样的典型案例,在重庆已是众生相。

  扶上马,再送一程 

  支持文化院团转企改制只是迈出的第一步。由于大部分转制院团底子薄、包袱重、赢利能力弱,若要让其走得顺,能发展,可壮大,“政府之手”不可或缺,还需在后续扶持政策安排上“扶上马,再送一程”。重庆对此出台了一揽子政策,而最大的亮点又莫过于财政投入只增不减。

  据了解,重庆对每个转制院团,先期给予一次性改革配套经费补助400万元。改制后,在确保转企改制院团原有事业费总量不减的基础上,按基数连续3年给予10%增长。从2011年起,市财政每年增加投入近4000万元,重点解决演艺院团设施更新、剧目创作、人才培养等问题。

  为了支持院团打造文艺精品,重庆财政从2009年开始,每年设立专项资金2000万元,专项用于补助院团创作、编排重点剧目,激发院团的创作活力。在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下,该市先后推出了一批优秀经典剧目,在国内外引起了剧烈的反响。

  为激发文艺院团的演出热情,该市财政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明确了演出场次补助办法。从2011年起,市财政将文艺演出场次补助资金从8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同时提高场次补助标准,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多演多补。同时,为鼓励院团出精品,提升重庆文艺的影响力,市财政还建立起配套奖励机制,对在国家级重大演出和比赛中获奖的作品,将给予1∶1配套奖励。

  由于这些政策的落地,增强了转制院团发展内生动力,如今重庆国有文艺院团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梅开二度,再发活力,一大批转制院团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并不断衍生出影视、旅游、演出中介、传媒、艺术教育众多新业态。原来旧体制下等、靠、要的“困难单位”已转变成每年创造上千万元收入的“创收大户”。

  据了解,近几年来,重庆文化产业连续5年保持27%以上的增速,其实力得到不断壮大。同时,改革还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四大国有集团资产规模快速扩张,营业总收入增长73.5%,利润翻了一番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198.4%。

  购买服务 普惠大众 

  重庆10年文化体制改革,不仅让国有文化院团重获了新生,还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在缩小城乡、区域的文化差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更好地保障了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自2008年开始,重庆财政对公共文化的扶持一改此前直接给钱给物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定向资助、以奖代补等方式,使得一大批博物馆、纪念馆陆续敞开了免费的大门。目前,该市36个博物馆、纪念馆已实行免费开放31个,年接待群众1450余万人次,是免费开放前的2倍多。而这一切背后离不开公共财政的全力支持,每年投入近1亿元。在此基础上,该市还进一步拓展公共文化免费开放范围。目前,该市所有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街道文化中心均已实现向社会免费开放,财政每年新增投入8000万元。

  为极大地丰富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重庆财政通过上述扶持方式还相继启动了“接地气”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等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有效缓解了基层和农村群众看书难、看报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公共文化的公共性在便利、基本、均等、普惠的原则上得到彰显,独乐乐向众乐乐转变,乡野间时刻流动着时代的文化正能量气息。

推荐阅读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