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6月22日电(左为 李雪姣)从九龙柯士甸地铁站的人行天桥眺望,高楼环绕之中,大型机械正有条不紊地作业。在人们看不到的地下,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的广深港高铁香港西九龙总站已现出雏形。
而在相距仅33公里的香港赤鱲角机场,在航班降落之前,人们可以鸟瞰到海面一道蜿蜒的弧线:这是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通道。
高铁、大桥、口岸、机场跑道……未来,这些“超级工程”将为香港和内地的人员、货运往来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促进香港与内地的进一步融合。
西九龙总站:香港连上国家高铁网
西九龙总站占地约11公顷,是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车站,也是广深港高铁的最后一环。它毗邻兴建中的西九龙文化区,是香港未来重要的交通枢纽。
“明年第三季度工程完工后,能够把香港跟内地16个主要大中型城市连接起来,为香港、内地人员往来提供很大方便。”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副局长邱诚武说。
广深港高铁26公里的香港段全程为地下隧道,施工颇具挑战,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
高铁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委托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设计、建造、测试和试运行。工程于2010年拨款获得通过并动工,截至2017年3月,高铁工程总体已完成90%。
港铁公司项目发展经理林卫华介绍,高铁明年建成通车后,香港前往广州的车程将由过去的2小时缩短为48分钟,预计每15分钟一班,通车后首年乘客运输量每天近11万人次。
这一项目也催生了香港和内地在铁路建造和运营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特区政府路政署铁路拓展处处长陈派明表示,港铁公司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很多交流,比如如何对接香港段和内地段的信号系统,以及将来列车开行的安排,都需要双方的沟通。
如今,从内地引进的部分高铁列车已运送到石岗列车停放处,并已完成初步测试。
港珠澳大桥:建立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顺利合龙。这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香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里程碑。
“粤港澳大湾区6600万人口,比东京湾、旧金山湾都要多,比整个英国人口都要多。”邱诚武说,大湾区为香港提供发展腹地的条件,这一地区不但是庞大的消费市场,也生产了大量货品,有巨大的物流需求。
邱诚武表示,过去香港和珠江西岸主要靠水路连接,陆路需要绕一大圈,“例如从珠海经虎门到香港需要4个小时,而大桥打通后只需45分钟,能够把珠江西岸的香港客运腹地大大扩展。”
除了客运,大桥还将为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融合打下基础。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说,香港一直以来侧重和广东东部的产业联系,而广东西部是一个待开发的片区。“港珠澳大桥不仅联系珠海和澳门,更重要的是也把广东西部片区与香港联系起来。”
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大桥、虎门二桥等基建工程完工,湾区内部有望建立“一小时生活圈”,人们可以选择白天在香港工作,晚上回湾区其他城市生活,反之亦可。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详细描绘了未来珠三角地区的生活图景:“从大屿山开车45分钟到达珠海、澳门、前海,一小时生活圈完成,三、四个小时就可以把泛珠三角包括在内。”
基建工程促香港与内地深度融合
作为全球航运与物流中心,香港正在兴建第三条机场跑道,并将投资70亿港元扩建航站楼,进一步提升运载量,放大其物流领域的优势。
“2024年左右跑道开通后,从香港出发4小时可以覆盖亚洲主要城市,5小时可覆盖全球一半人口。”陈茂波说。
此外,香港东部地区莲塘香园围口岸将于2019年建成,这将是香港到内地第7个陆路口岸,未来香港同粤东地区、江西、福建等地连通时间也将大大缩短。
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说,随着香港连通内地的大型基建逐步开通,香港与内地合作会越来越深化,双方既可以错位发展,互补共赢,也可以一致对外开放,拼船出海。“未来不仅要做到基建层面的互联互通,还要做到人员、货品服务、资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打通相关渠道和政策。”
香港大学地理系副教授王缉宪分析指出,在全球一体化、经济区域化的大趋势下,香港公共交通要放眼大湾区、放眼国际、放眼长远。在拥有机场“三跑”、高铁和港珠澳大桥后,香港高端物流、客运的核心地位得到巩固,带动金融、贸易、物流等支柱产业更上层楼,保障香港在区域经济中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