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7月以来,活跃度明显提升,合计成交额达到730.70亿元,分析人士预计,7月两市大宗交易将冲击年内的月度新高。大宗交易的冲高,背后是近期市场回暖、减持等原因。查阅大宗交易的买方,机构仍是重要的接手方。但是在年中之际,机构接盘大宗交易已经出现分化。统计资料显示,7月以来,大宗交易中,机构买入和卖出的量持续放大,但其中机构买入量增速趋缓,而机构卖出量放大。机构大宗交易接盘趋于谨慎,而加快释放手中筹码,正是基金机构对当前市场审慎态度的表现。
大宗“晴雨表”有变
大宗交易是市场的“晴雨表”之一。进入二季度以来,受市场环境回暖、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等因素影响,两市大宗交易市场持续火热。统计数据显示,两市大宗交易持续攀升,4月两市大宗交易额共443.78亿元,5月这一数据为466.16亿元,而到了6月,这一数据更是飙升至741.39亿元,同比大幅上升59.04%。而截至7月24日数据显示,7月两市大宗交易或将创新高,目前已达730.70亿元。
大宗交易中,机构是重要的参与者。“大宗交易是机构大量接手或是卖出上市公司股份的重要通道,两市大宗交易平台上的机构的交易数据对个股公司及整体市场而言都有重要的指标意义”,公募机构基金经理指出。
数据显示,今年5月,机构专用席位出现在买方的次数为157次,涉及交易资金886850.38万元;机构专用席位作为卖方机构出现52次,涉及交易金额197485.10万元。到了6月,机构则有213次出现在买方席位,涉及成交金额1357683.39万元;出现在卖方席位102次,涉及成交金额495637.73万元。而7月至今,买方席位上机构出现275次,涉及金额1402972.24万元;卖方席位上机构出现102次,涉及成交542985.70万元。
观察上述数据发现,5、6、7三个月,机构无论是作为大宗交易买方还是卖方,从频次和成交金额看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其中,买方席位上,三个月相比机构频次增幅分别为35.67%和29.11%,涉及金额增幅分别为53.09%和3.34%;而在卖方席位上,三个月相比机构出现的频次分别增长96.15%和0%,涉及金额增幅分别为150.97%和9.55%。
从上述数据分析,机构在大宗交易上出现了一些变化。总体而言,机构接盘上市公司股份继续保持增长,但是增幅放缓,机构在卖方席位上出货量也持续增大,但是增速同样放缓,机构在买方席位上“揽货”的增幅没有其在卖方席位上出货的增幅大。
“理解这三个月以来机构在大宗交易上的表现,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是二季度以来,上市公司大宗交易减持快速增长,很多大宗减持需要机构接盘;第二,进入5、6月间,市场逐步摆脱震荡下行走势,回暖迹象逐步显现,机构在5、6月间大量接手上市公司股权正是出于对市场的相对乐观判断。而近期,机构大宗交易接盘流露出的谨慎态度和机构大宗交易卖出金额的相对放大,则是当前市场分歧的表现,不论是一些个股还是整体市场,机构都基于对后期走势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大宗交易上倾向于谨慎接盘和个股逢高出货”,上述公募机构基金经理指出。
前景“阴晴未定”
机构大宗交易的变化,除了买方、买方席位出现的频次和成交金额外,机构在大宗交易的折价/溢价率也发生了变化,这也是近期市场微妙变化的一个表现。
数据显示,7月至今,机构作为买方的275次交易中,平均折价率为3.817%,其中249次折价受让,3次平价受让,23次溢价受让;作为卖方的102次交易中,平均折价率为3.649%,其中折价出让85次,平价出让5次,溢价出让12次。而在6月,机构作为买方共折价受让164次,溢价受让39,平均折价率为3.904%;作为买方共计折价出让86次,溢价出让15次,平均折价率为3.373%。5月,机构分别折价受让108次,溢价受让47次,平均折价率2.987%;机构折价出让43次,溢价出让8次,平均折价率2.833%。
“数据的变化相对细微,但市场需要注意其中的变化趋势。”分析人士指出。其中,5月、6月,机构大宗交易受让折价率大幅上升,受到上市公司股东减持量放大的影响,“5、6月间,上市公司放量减持,大宗交易机构受让折价率出现不小幅度增大,以更快寻找机构接手股份。而到了7月,随着减持量的相对减少,受让折价率有所收窄”。而机构大宗交易出让折价率三个月持续增大,“是机构持续出货的表现,特别是一些定增等,出现机构大量出货的情况”。
年中之际,机构大宗交易谨慎接盘,加快出货步伐,会对后市产生怎样的影响?“首先,进入三季度,上市公司减持潮将有所回落,大宗交易的折价率或有所收窄”,私募投资机构负责人表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净减持金额分别是:-155亿元,49亿元,88亿元,84亿元,154亿元和298亿元,而进入第三季度解禁规模或将是相对低谷期,各类股东减持也因财报披露等因素,将暂停实施。
“其次,中报季,部分个股有业绩、高送转等的利好,机构会提前布局这类个股,而到了二级市场表现之际,逢高出货也是很多机构的选择,机构或将更急于出货;再次,半年已过,基金机构多选择在三季度布局,追求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业绩表现,机构会提前抓住一些折价受让的大宗交易项目。总体而言,三季度机构在大宗交易上应难有超常表现,机构应当是延续当前审慎吸筹、伺机出手部分筹码的操作手法。”上述投资机构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DF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