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自3月以来,已经有16家中资被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了评级展望,1家银行评级遭遇降级。对此,业协会认为,评级展望的调整只是表明了国际评级公司的自身看法,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相对有限,不必反应过度。
的确,中资银行的实际情况,未必像评级机构所评判的那样,已经到了需要下调评级展望甚至降级的地步。因此,不宜过度解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资银行在风险管理和防范方面,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管理层和各商业银行的重视。
众所周知,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资银行的扩张步伐一直非常快,仅信贷资金投放就达到近百万亿。特别是去年,当年资金超过11万亿元。与此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却在持续放慢,已由过去的两位数下降了7%以下。
为什么规模庞大的资金投放出去后,经济却持续下行?尤其是实体经济,仍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追根究底,一方面,是大量资金被土地、钢筋混凝土、过剩产能占用或在体外循环,这不仅影响资金的运行效率,且干扰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导致需要资金的市场主体,因资金结构恶化而得不到有效支持;另一方面,不断增加的市场流动性,还会为今后可能的通货膨胀埋下隐患。
当前,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流动大规模增加,成为通货膨胀风险的概率要低于资金的运转效率不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资金真正流向需要的地方,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题就不会这么大,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就不会这么突出。
而更可能的一种现象是,银行为了阻止眼前的风险不暴露,人为地控制资金的投放,尤其是对实体经济的投放,从而采取体外循环、体内运转等方式,做资金交易,而不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如果是这样,风险会更大。
从目前银行资金投放到实体的情况来看,情况难以令人乐观。可以说,即便资金在银行体外循环的现象严重,投放到资金运转效率较低的行业的现象更值得重视,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了70%。举例来说,政府融资平台如果不是相关部门人为将土地价格评高,绝大多数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率都已经超过了100%,而一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资产负债率已达到80%以上。原本应当资产负债率情况较好的实体经济,因为得不到银行的支持,资金周转不灵,资产负债率也在70%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评级机构下调中资银行的评级展望,有一定的合理性。
关键在于,面对评级机构的评级展望下调,管理层和相关银行机构不能再无动于衷,而应当从评级展望中充分感受到风险的存在,认真对待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化解。
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近日在某论坛上表示,在经济困难时期,银行没有动力、没有能力去发放贷款,而且在发放贷款的时候过多有利润的考虑,对实体经济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她认为,降低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的要求,是逆周期调节的题中之义,如果一味追求金融机构自身健康,而不顾企业的发展,那么银行最终也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一般来说,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放贷冲动受到抑制,相反,降低银行资本充足率,则可增加和信贷总量。
如今,已重回“1”时代,呼吁央行降息降准的声音再度升温。殊不知,这又是一个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建议。因为,当前出台降息降准政策,也不会产生太好的效果。要知道,一项政策的出台,不仅要看可能,还要看需要,更要看效果。没有效果或效果欠佳的政策,务必谨慎。尤其是在经济运行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政策的出台更要有针对性,有前瞻性,有明确的效果导向。
正因如此,对中资银行被评级机构下调评级展望的问题,既不要过于在乎,也不能掉以轻心,而应当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强金融业的安全性。其中,向实体经济倾斜,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金融企业化解风险的最根本手段。
(作者系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专栏作家,媒体特约评论员)
中银协回应>>>
分析师力挺>>>
(责任编辑:DF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