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扶持 > 项目信息 > 项目信息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谨如  2016-06-29
    【国家扶持项目】用5年左右时间投入40亿元,围绕郑州市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汽车与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和新材料、生物制药、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加工、现代金融、高技术服务等“4+6”战略主导优势产业,以及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智能化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力争重点引进1000名掌握核心技术资源、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紧缺人才,100个领军型科技创业创新团队;培养200个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持续创新能力,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业企业家;汇聚50名以上“两院”院士、国家“***计划”等国内顶尖***型人才。
 
 
    2016年全年力争引进20个以上创新创业领军团队,200名左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与之相配套,将为各类领军人才(团队)提供项目产业化扶持资金8亿元,其中单个项目最低扶持50万元、最高扶持1亿元。
 
    高层次人才是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的特需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郑州市委、市政府为主动引领经济“新常态”,聚集转型升级新动能,不失时机推出了“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聚才计划实施一年来,海内外广泛关注,社会各界积极反响,取得的初步成效鼓舞人心。
 
    为什么要实施“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华腹地、天地之中,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文明城市,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
 
    近年来郑州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人才集聚、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已经积累形成了六大比较优势:
 
    1.国际化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架构初现
 
    郑州地处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哈京广通道的交会处,是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素有“中国铁路心脏”和“中国交通十字路口”美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和米字形高铁路网初步成型,未来将成为中国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中***的“双十字”中心。郑州机场第二跑道和T2航站楼建成投用,航空、城铁、高铁、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实现了多种交通方式的“零换乘”。郑州集航空、铁路、公路于一身的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在国内独树一帜,为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流动提供了便利。
 
    2.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郑州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294个城市中由54位前移至第19位,创新创业环境在全国100个地级市中由第16位晋升至第九位。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315.2亿元,居27个省会城市第七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12.3亿元,居27个省会城市第四位;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42.9亿元,居27个省会城市第六位;固定资产投资6288亿元,居27个省会城市第四位。持续提升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各类领军人才创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3.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加速形成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经济发展先行区,已成为中原经济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郑欧班列”开行班数、货重、货值均居中欧班列之首,打通了内陆城市通往欧洲和中亚的陆路走廊,带动郑州成为“一带一路”的核心节点城市。肉类、汽车、粮食和国际邮件转运等“10+1”特种商品口岸相继建设,郑州成为内陆地区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城市。郑州国际陆港和河南电子口岸功能持续提升,在国内率先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三个一”通关机制;郑州是首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交易规模、分拨能力、监管创新保持全国领先水平,2015年走货量突破5000万单,初步形成了“买全球、卖全球”格局。与沿海相当、与国际接轨的开放体系,为集聚国内国际人才资源提供了保障。
 
    4.创新创业链条日趋完善
 
    围绕落实“双创”,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郑州市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构建形成了以创新创业综合体为平台、以“两金一扶”政策体系为保障、以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全民创业“两个链条”。目前20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建成110万平方米,入驻“三高六新”型企业1500余家;全市拥有市级以上研发中心2012家,其中省级585家、国家级35家;拥有孵化器和众创空间78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4月5日国务院批准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以科技金融推进“双创”进入了提速增效的新阶段。
 
    5.产业集聚集群效应凸显
 
    依托各类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构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四大战略主导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富士康、酷派、华为、中兴为带动,郑州成为全球智能终端(手机)制造基地,2015年智能终端(手机)产量达到2.2亿部,约占全球总量的1/7;以宇通、东风日产、郑州日产、海马、中铁盾构为带动,郑州成为全球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盾构机生产基地和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基地,2015年全市汽车产能达到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2.16万辆;以思念、三全食品为带动,郑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研发、加工、集疏基地。日趋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为人才在该市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配套支撑。
 
    6.政务服务优质高效
 
    通过第10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由363项削减至141项,审批环节由937个压缩至390个,审批职能部门内设处室由117个合并削减至40个,率先在全国构建了一个窗口对外、一个机构履职、一枚印章签批的“三个一”审批新模式,审批效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创新推进以政府权责清单、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政府性基金清单和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网为主要内容的“五单一网”制度改革,2016年将实现新增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率、试行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申报率、便民服务网点覆盖率、行政权责事项网上运行率、电子监察系统监管率、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大厅率“6个100%”,法治、责任、服务、诚信、阳光、廉洁“六个政府”加快建设,有利于人才集聚、创新创业的环境持续优化。
 
    如何实施“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
 
    郑州市委、市政府按照“依托产业集聚人才、创新体制成就人才、优化环境留住人才”的要求,初步形成了《郑州市关于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实施意见》1个主文件和《郑州市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实施办法(暂行)》等7个配套文件的“1+7”政策体系。用5年左右时间投入40亿元,围绕郑州市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汽车与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和新材料、生物制药、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加工、现代金融、高技术服务等“4+6”战略主导优势产业,以及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智能化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力争重点引进1000名掌握核心技术资源、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紧缺人才,100个领军型科技创业创新团队;培养200个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持续创新能力,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业企业家;汇聚50名以上“两院”院士、国家“***计划”等国内顶尖***型人才。
关键词:
推荐阅读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