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扶持 > 政府解读 > 政府解读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dhy  2016-08-02

 《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并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此外,方案对智能制造示范试点,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3月,工信部就已开始布局智能制造示范试点工作,并下发《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显示,今年将启动30个以上试点示范项目,到2016年继续扩大试点,边示范、边总结、边推广,2017年准备全面推广。

  近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智能制造示范试点更加注重关键环节、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更加注重增长性和综合性,“在实施智能制造以后,带来劳动力结构性的根本改变。”

  先确定30个示范项目

  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政府已有提前布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政府已出台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多项政策文件,并且2011~2014年连续四年,发改委、工信部和财政部共同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行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吕铁认为,随着这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重点和方向逐渐清晰,支持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框架也基本完成。

  李东称,实施智能制造,将给制造业带来“两提升、三降低”:“两提升”是指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大幅度提升;“三降低”是指研制周期的大幅度缩短,运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产品不良品率的大幅度下降。

  上述方案显示,未来三年工信部将开展智能制造示范试点。根据该方案进度安排,目前已经进入项目遴选阶段,并将在6月底前确定30个以上试点项目。从领域来看,示范试点项目包括流程型的制造、离散型的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和智能制造的新业态新模式。

  同时,李东也指出,本次示范试点更加注重综合性,虽然提出了上述6个方向,但考虑到智能制造是一种先进的综合制造模式,所以更加鼓励多种类别在一个项目中发挥综合示范作用。

  记者发现,学者和官员都曾提及实施智能制造过程中标准的重要性。李东认为,“标准已经成为全面实施智能制造的一个瓶颈。”因此,他认为应标准先行,建立智能制造的综合标准化体系。

  吕铁在其文章中也建议将标准的制定纳入到顶层设计中。这在方案中也有涉及,方案要求在今年12月底前发布《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将改变劳动力结构

  对于智能制造的是否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特别是“机器代人”是否会增加失业,李东认为,智能制造的推广对于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可以分两个方面来看:具体到某一个企业,实施智能制造以后,劳动力数量的确会大幅度削减;但劳动力素质在提升。从事危险、环境恶劣、简单重复操作岗位的工人数量预计会大幅度减少,对智能制造系统的维护人员、巡视人员、管理人员、具有智能制造知识和技能的工人需求则大幅度增加。

  “从整个制造业来看,实施智能制造以后,会带来劳动力结构性的根本改变,劳动力由加工制造向生产性服务业转移,沿产业链向生产性服务延伸的劳动力需求会大大增加,例如软件设计人员、远程维护人员、智能制造系统设备的监控人员、服务人员等。”李东说。

  吕铁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我国是劳动力大国,从短期来看,实施智能制造后,的确有可能增加失业。从长远来看,与之相关的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也会增加。


推荐阅读
专栏评论
2022年度长三角地区主 2022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举...[详细]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