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7月7日电(记者 李荣)激发社会力量的活力,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的良性互动,已是城市社区新治理的一个新趋势。记者在新近的采访中了解到,上海在杨浦区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准入退出”新机制,在建立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优选名册”的基础上,采用一年一评、动态调整的方式,确保社会治理的质量。
据了解,上海在基层的这一新探索,把公信力作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命线。一方面,推出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优选名册”制度,与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相挂钩,原则上购买主体从“优选名册”中择取合适的社会组织承接服务项目,以确保购买服务的质量。
另一方面,打破优者恒优的概念,采用一年一评、动态调整的方式。通过建立信用平台,实现信息的公开和共享,充分运用税务、食药监等部门的日常监管信息,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社会组织,给予年检不合格的结论;对于信用等级较低、被信用平台列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的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服务、规范化建设评估等方面对其进行一定的限制,以此促进社会组织的自律自治。
上海在杨浦的基层探索,通过“政府立项、公开发布、竞标评审、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新机制,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创设了规范的发展环境。近5年来,区域内的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项目累计近千项,在内容上除了养老、助残、妇女儿童等传统服务领域,也逐步拓展到矛盾调处、节能环保、社区营造等新兴服务领域。
目前,上海杨浦已建成54家社区睦邻中心,主要由社会组织承接整体运营或项目服务,使之成为融合社区不同群体、促进社区居民自治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