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4日,河北省环保厅发布了《2014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4年,河北省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与2013年相比,分别削减了3.16%、4.08%、7.38%和8.47%,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平均为152天,与2013年相比增加23天;全省七大水系Ⅲ类和好于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达46.04%,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
空气质量——改善明显仍需加力
2014年,全省设区市达到或优于II级的优良天数平均为152天,占全年总天数的41.64%,与2013年相比增加23天;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数平均为66天,占全年总天数的18.08%,与2013年相比减少14天。空气质量改善明显。
超标天数中,各市以PM2.5和PM10为首要污染物的较多,其日均值全省平均超标率分别为48.7%和45.5%。除张家口、承德和秦皇岛外,其他各设区市PM2.5和PM10的达标率都较低,提醒各地在环境治理方面需要持续加力、久久为功。
去年,各设区市空气质量由好到差依次为:张家口、承德、秦皇岛、沧州、廊坊、衡水、邯郸、唐山、石家庄、邢台和保定。
省环保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杨智明告诉记者,空气质量的明显改善主要得益于河北省铁腕推进压能、减煤、治企、降尘、控车、增绿等重点工作,全年完成大气减排项目2151个,压减炼铁产能1500万吨、炼钢产能1500万吨、水泥产能3918万吨、平板玻璃产能2533.5万重量箱。煤炭消费总量减少1500万吨,首次实现负增长。大面积拆除钢铁烧结机烟气旁路,在全国减排领域开创了先河。
水环境——七大水系化学需氧量浓度年均值上升
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I—Ⅲ类水质比例为46.04%,IV类水质比例为16.55%,V类水质比例为5.04%,劣V类水质比例为32.37%,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全省七大水系的氨氮浓度均值与上年相比下降3.37%,化学需氧量浓度均值上升4.67%。
2014年全省河流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七大水系中,永定河水系和滦河水系为轻度污染,大清河水系为中度污染,北三河水系、漳卫南运河水系、子牙河水系和黑龙港运东水系为重度污染。
河北省与北京、天津、山东、山西和河南相邻,共有36个省界断面。监测的15个出境断面中,承德入北京的水质和唐山入天津的较好;13个入境断面中辽宁、山西来水水质较好,河南、北京、山东来水较差。
河北省对15座水库和白洋淀、衡水湖进行的监测显示,11座水库水质均达到了Ⅱ类水质标准,3座水库水质达到了Ⅲ类水质标准,1座水库水质为Ⅳ类;衡水湖水质为Ⅲ类,水质良好;白洋淀水质为劣Ⅴ类,白洋淀的8个监测断面中,有2个断面水质为劣Ⅴ类,其他断面水质在Ⅳ—Ⅴ类之间。
2014年河北省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良好,以一类、二类水质为主。
公报显示,去年,河北省共完成水减排项目3369个,对116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规项目进行了地毯式排查,整改违规项目554个;以七大水系14条污染河流为重点,集中开展流域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完成治理项目41项,完成投资约19.2亿元,并严格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收严水质扣缴标准,2014年扣缴生态补偿金3.47亿元,超过“十二五”前3年的总和。
自然环境——总体一般承秦较好
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为一般。其中承德和秦皇岛两个设区市生态环境质量为良,其余9个设区市生态环境质量为一般。
水资源方面,2014年全省平均降水量406.0mm,比上年减少125.2mm,比多年平均值少125.7mm,属偏枯年份。2014年末,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17.11m,与上年同期相比,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93m,地下水蓄存量减少53.06亿m3。
海洋环境质量方面,2014年,河北省海水环境质量总体一般,春季、夏季和秋季全省达到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占河北省管辖海域的91%、59%和81%。海水环境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
森林资源方面,2014年,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797.7万亩,同比下降2.05%,其中森林虫害690.22万亩,病害41.83万亩,鼠(兔)害65.65万亩。
2014年,河北省气象灾害总体特点为: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接近10年来的平均水平,损失程度属于“中等偏重”年份。(记者 李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