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项目网小编了解到:近日,农业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双创园区(基地),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从而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要素,为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为农村建设注入新动能。具体信息可以跟着小编往下深入了解。
那么,什么是农村双创园区(基地)?
农村双创园区(基地)是依托各类涉农园区(基地),通过政策集成、资源集聚和服务集中融合原料生产、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集成见习、实习、实训、咨询、孵化等服务为一体,具有功能定位准确、管理规范、示范带动能力强等特点的农村创业创新服务平台,能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提供可选择的场所和高效便捷的服务。
根据《意见》要求,到2020年,全国将建设一大批标准高、服务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
此前,国家农业部首次评选并公布了“2017年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涵盖了1096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和基地。浙江共有35个园区(基地)入选,其中包括余姚滨海现代农业先导区、嘉兴湘家荡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绍兴上虞葡萄主导产业示范区、金华磐安江南药镇--百草园、衢江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丽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区等。
此前已经建设的农村创业创新基地能提供怎样的经验?上述35个园区和基地,大部分与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对接,形成功能和优势互补、产业和利益紧密联结的发展模式。这样的模式能够支持引导返乡下乡人员按照全产业链、价值链的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开展创业创新,培育农村创业创新示范样板。
同时,这些基地和园区搭建的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平台,能够开展政策解读、信息咨询、创业辅导等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返乡创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机构联系,汇集科技、人才资源,组织开展银企对接、银团合作、投资对接等活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园区(基地)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
例如处余姚泗门、小曹娥、临山、黄家埠四镇329国道线以北的余姚滨海现代农业先导区,总面积15万亩,涉及31个行政村、15万人口。依托资源集聚、政策引导等,目前这里已基本形成加工型蔬菜、葡萄、蜜梨、水产养殖、畜禽等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年产蔬菜60万吨左右,商品率达到99%,加工转化率在80%以上。区内已拥有省级以上名牌商标64件,其中中国名牌2件,中国名牌农产品2件,中国驰名商标23件,在余姚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这1096个基础良好的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外,新园区和基地的建设中,《意见》强调坚持以农为本,重点发展农业生产和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涉农产业,支持产业融合发展、循环发展;坚持规划引领,重点发展与区域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相匹配的优势产业,发挥聚集效应,避免分散化、碎片化;坚持市场化经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市场和创业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坚持服务优先,重点加强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政策咨询、生产经营和创业创新等各类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鼓励人员返乡下乡、农村创业创新等方面,近年来,浙江也推出了不少支持举措。早在2015年省里发布的《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意见》中就提出,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并在培训等方面进行补助。之后又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就业。计划到2020年,扶持农村电商创业5万人,带动就业20万人,每市至少建立1家市级农村电商创业孵化园,每县(市、区)至少建立1家县级农村电商创业孵化园、1个农村电商平台,培育1家农村电商物流企业,每村建立1个电商服务站,初步建立全省农村电商创业就业服务网络体系。
2016年,桐庐县、庆元县、云和县、龙泉市、松阳县5地获批,成为全国首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的地区。同时,浙江将拓展农民工创业通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作为推进这批试点的方向,以县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小城市培育试点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内容为抓手,解决试点推进过程中的经济发展问题、人口有序流动问题和返乡创业者在资金、资源这一“供给侧”方面的问题,打造可复制、可落地、可推广的新样板。
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66.5%的浙江在校大学生表示毕业后可能选择返乡创业,而在2008年这一比例仅为43.9%。以桐庐县为例,近几年发展很快的“农村淘宝”和乡村民宿,基本上是返乡的大学生和年轻的农民工创办起来的。
国家扶持项目网小编认为:农村电商、民宿经济风生水起,家庭农场、农业特色小镇等平台建设不断推进,农村空间的拓展,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下乡,为乡村发展注入蓬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