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扶持 > 相关信息 > 相关信息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  2016-08-10

滨州高新区2009年8月21日挂牌成立,正值“十二五”谋划之时,作为省政府批准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先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引领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集聚区、黄河三角洲绿色生活休闲区”,六年来,抢抓“两区一圈”开发建设的历史机遇,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目标,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招商选资、招研引智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期间,滨州高新区GDP平均每年以12%的速度递增,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速2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速12.5%,滨州高新区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千里之行,步步为始;积水成溪,滴滴珍惜。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做起,从高起点做起,坚韧不拔,继承创新,盯住目标,奋力前行。”滨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福友深有感触地说。

历经沧海桑田,见证岁月变迁。2009年,滨州高新区成立,在蓝黄“两区”战略背景下,滨州高新区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作为滨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验区和滨州中心城市南部新区,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城市在黄河南岸冉冉升起。滨州高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境内津汕高速、205国道、小滨铁路纵贯南北,319省道横穿东西,距遥墙机场100公里、青岛港250公里、天津港220公里;于滨州中心城区12公里的黄河分割段上,有三座大桥、两座浮桥相连。目前,长深高速广饶至高青段、济南—东营城际铁路、黄河四桥等重大工程正有序推进,其中黄河四桥2015年完成立项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建成后将成为连接鲁北—鲁中的经济、文化、信息大通道。

思路决定出路。滨州高新区整合发展思路,根据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现状实际,将整个区域版图划分三大板块,南部6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新现代农业,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带动农业科技产业;中部65平方公里,结合特色园区建设,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北部30平方公里,围绕龙江湿地开发,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与东部万亩有机水稻区、西部万亩设施蔬菜区相结合,形成由南向北一二三产业纵深发展、结构层次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

规划引领布局。为加快推进开发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滨州高新区坚持“特色、集群”产业发展思路,通过规划引领、产业带动、科技支撑、创新驱动等举措,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成立了电子信息与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生态化工、电商、物流、文化、体育、龙江湿地、农业高科技11个特色产业园区,加快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2014年,滨州高新区在11个特色园区基础上,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实行“一区多园”运作模式,分别在物流、文化、体育、龙江湿地、农业高科技和电子商务推进办公室设立管委会(“五园一办”),倾力打造“体制最新、机制最活、政策最优、服务最佳、发展最快”的特色经济板块。

园区聚集产业。“五园一办”作为引导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经过前期的积累和发展,产业聚集和示范带动作用逐渐凸显。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选商,已与省水发集团、CSST智慧中国、中林瑞璞牡丹科技等10家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与富德康、博华农业、佳成麦业等10余家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体育产业园内建有国内长度最长、赛点最多的汽车场地越野赛场,先后举办了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全国越野体育大会、全省汽车场地越野体验赛等20余场国家级和省市重大比赛;龙江湿地依托黄河沿岸30平方公里盐碱地种植生态林3万亩,累计投资4亿元,对湿地内的土地、道路、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独具鲁北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黄河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园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开发建设不同类型、多种模式的四合院、文化博物馆、民俗体验馆等,形成具有鲁北风格、江南情调的仿古建筑群,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物流产业园规划建设占地1000亩,着力打造集仓储物流、同城配送、电子商务、行政办公于一体的黄河三角洲区域性物流中心。目前,投资2亿元的银河物流黄河三角洲物流项目即将建成启用;电子商务推进办公室已建成电商沙龙、青年创客孵化中心、产品展示厅等配套设施,新注册电商类公司10余家,被评为市级“众创空间”。

推荐阅读
专栏评论
关昭:港人支持政府捍 【国家扶持项目】本来,以海牙仲裁庭这样一...[详细]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