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扶持 > 最新技术 > 最新技术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古月  2016-08-05

 

  光明新区留学生创业园。资料图片

  近日,《广东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方案》已通过科技部在广州组织的***咨询会评议,这标志着广东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省份”又前进了一大步。以创新驱动下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为代表的“新经济”正在逆势发展,点亮了“十三五”广东经济发展开局。

  事实上,正是创新驱动成就了深圳这座“创新之都”。作为深圳的新经济增长极,光明新区在实践着这种新发展模式。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光明新区通过培育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布局创新载体,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以及传统优势产业“老树发新芽”,实现了新常态下经济有质量地高速增长。

  布局

  新常态下崛起高新技术产业高地

  占地面积6.4平方公里的光明新区平板显示园,是光明新区平板显示企业的聚集地。数年时间,以华星光电为龙头,光明新区一跃成为深圳市的,且在全国也有重要影响的平板显示生产基地。华星光电一二期投资490亿元,按照1∶5的行业带动效益来算,带动的是超过2000亿元的上下游产业规模。一些平板显示产业链上的企业原来“单打独斗”,现在通过与华星光电的相互合作,倒逼技术提升,本土配套能力正进一步提升,如三利谱近两年呈现30%的高速增长态势。

  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是光明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典型例子。早在2000年,光明新区即被规划为深圳“9+2”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主体功能区的核心区域,继而成为深圳市“一带四区六园九基地”产业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之下,光明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平板显示、新材料、LED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新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从而带动经济实现了新常态下有质量地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275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70亿元,年均增速19.5%。

  除了大力培育引入高新技术产业外,本土的传统优势产业也在创新浪潮下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机遇。据了解,光明新区拥有钟表、内衣、模具三大传统产业基地,目前利用原有的产业优势,正向可穿戴设备、文化创意、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等领域转型。

  引领

  企业“百舸争流”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空间能耗等瓶颈制约之下,要闯出一条新路,就必须要从原来的拼产能变为拼技术、拼高端,这已经成为光明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共识。企业这一创新主体正在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激流中“百舸争流”。

  在全球显示领域,近年来韩国、中国、日本企业开始竞相加大在“下一代显示技术”AMOLED上的投资布局,以期抢占新型显示产业的话语权。中国企业与海外厂商正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何应对这一新挑战?华星光电给自己规划了一条由效率,变成产品,进而技术,最终迈向生态的路径。现在,华星光电是中国同行业家依靠自主创新建立起来的高世代液晶显示产业企业,近3年的研发投入超过35亿元,国际专利累计申请量仅排在华为、中兴之后。

  总部位于光明新区的欧菲光也是互联网产业中发展迅猛的一艘行业“快艇”。欧菲光是一家专注于移动互联智能终端的国际化平台型企业,目前是全球的手机触摸屏制造商,在美国硅谷、韩国水原、日本东京、中国大陆以及台北设立了五大研发中心,每年将超过营业收入5%的资金用于研发。

  此外,还有诸如日东光学是全球的偏光片光学薄膜制造商;研祥智能是全国的特种计算机企业;九洲光电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四川九洲电器集团子公司等。这些企业的高增长背后,均有着强大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团队作支撑,创新成为它们的“不二法宝”。

  现在,注册地在光明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0家,较新区成立之初同比增长约122%;欧菲光、贝特瑞、三利谱、新星轻合金公司建成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或工程实验室,目前新区拥有市级以上工程或技术中心30个,较新区成立之初同比增长500%,其中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或工程实验室数量已达5个、跨国公司驻深独立研发中心3个。

  集聚

  大手笔建设创新载体

  创新载体是强化原始创新、实现重点跨越、突破产业升级瓶颈、加速转换产业发展动能的重要支撑,光明新区有规划地布局了一批创新载体,这为区域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

  28日,光明新区与中山大学签订了未来配套建设框架协议,这意味着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据了解,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将建成拥有文、理、医、工相对齐全的学科体系,重点建设医学类学科和新兴工科交叉学科。依托中山大学·深圳,光明新区正提前布局产学研基地,搭建技术转移平台。未来,光明新区的创新活力必将被激发到一个新的高度。

  除了中山大学·深圳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之外,光明新区还积极推进深圳光明—微软云暨移动应用孵化平台、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争取研祥国家特种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内建成投入使用。

  事实上,在建设这些重磅的创新载体同时,一批聚合了社会资源的众创空间也正在各自领域点燃创新的火种。

  以华强创生态为例,其背后拥有华强集团硬件资源网和华强北国际创客中心的原班运营团队,可依托华强前海创业学院、2.5亿元规模的华强梦想基金,对的创客项目进行提升、投资等。以智能硬件为主要研发方向的黑科创客空间希望利用光明新区产业基地结合微软人工智能方面技术积累,打造“技术+资本”特色的创客空间。

  据了解,2015年光明新区成立了***批众创空间,其中有依托钟表、机械、内衣等行业协会成立的众创空间。截至2015年底,光明新区累计建成众创空间7个,建筑总面积超过18400平方米,入驻企业、入驻创客、带动就业数量分别达到32家、60人和332人。

  随着***、二批众创空间的成立,光明新区创客载体格局已初步显现,这既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也能更好地实现众创空间资源互通互联。

  培育

  加快打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创客文化正在改变着光明新区传统产业生态。光明新区还通过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作用,搭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投资创业公共服务体系。

  今年文博会期间,在时间谷文化创意活动启动仪式上,被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市钟表质量检验中心正式搬迁至新区钟表基地,助力新区钟表企业发展。深圳时尚创意产业协会落户光明时尚创意谷平台,为辖区创新企业提供行业资源配置、人才引进培训以及政策解读等服务,让企业借助平台配套资源优势,加速发展。

  光明新区还探索设立新区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鼓励私募基金、股权众筹发展。加强人才政策创新,进一步完善人才住房、职称评定、子女教育、配偶安置、医疗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据了解,为建立完善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光明新区制定《光明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资金实施细则》,挂牌成立“深圳市科技金融联盟光明服务中心”;为提升光明新区创新创业水平、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光明新区还积极参与在深圳举行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客大赛;为寻找创新驱动发展“坐标系”,新区与北京长城战略研究所、中科院等智库合作研究高新园区和三大基地的未来发展战略及治理模式,开展了“光明新区创客运动发展战略”等课题研究,建立了钟表、内衣、模具三大基地联合治理联席工作会议制度,构建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企业合作的现代区域治理新模式。

关键词:
推荐阅读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