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扶持 > 科技政策 > 科技政策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古月  2016-08-03

  本报北京2月15日电(记者刘声) 记者今天从新闻出版总署获悉,根据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今年国家将研究制定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完善投入方式,形成稳定的保障机制;制定完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办法,加快推进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和管理机制改革,健全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一般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等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务的能力。

  据悉,我国全面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已有16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登记或转制为企业。全国已组建120多家各种类型的出版传媒集团。省级党报发行机构已经全部完成转企改制,正在整合区域报刊发行资源。

  为保证已完成转企改制的出版社能够享受到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新闻出版总署为138家出版社申报享受税收优惠的认定材料,目前已有96家出版社享受税收优惠。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这些出版社共计减免税达3亿多元。

  “今年我国将继续稳步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力争在十八大以前基本完成中央确定的改革任务。”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说,上半年完成列入首批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启动并开展第二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制定出台《关于非法人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启动学术期刊、非法人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工作。

  此外,新闻出版总署还将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我国报刊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鼓励和支持省级党报及其所属非时政类报刊与本区域地市报刊进行战略合作,鼓励和支持实力雄厚的行业性报刊出版单位对本行业报刊出版资源进行整合;支持和推动转企改制到位、具备条件的报刊出版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

  柳斌杰透露,今年我国将积极稳妥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结合开展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党报党刊发行新模式,增强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力和信息传播能力;选择10个左右已开展或正在开展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的地区和单位进行经验总结,加以推广;鼓励各级党报组建独立的发行公司,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发行时效和覆盖范围;支持党报党刊与邮政部门、大型出版物发行企业或物流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整合区域内的报刊等出版物发行物流配送资源,建立完善成熟的营销网络。

  据介绍,今年我国将进一步深化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新闻出版总署将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探索建立新闻出版主管主办制度与现代企业出资人制度有机衔接的机制;强化出版市场准入机制,严格把控主管主办资质关、资本结构关、法人性质关、法人代表关,“关停并转”一批不符合条件的出版单位,切实推动新闻出版单位主管主办职责的落实;加快推动已完成转企改制任务的出版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内部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新闻出版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各地新闻出版系统新增民营企业1598家,主要涉及数字及网络出版、印刷复制、发行等领域。在全国35.7万家新闻出版单位中,民营出版发行、印刷、复制企业超过32.4万家,占总数的90.8%;民营企业所占有的资产总额、实现的增加值、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在印刷复制企业中占80%以上,在出版物发行企业中已占70%以上。

  2011年,长江出版集团、凤凰传媒、浙报传媒、中原出版传媒4家出版传媒企业成功上市。柳斌杰透露,今年新闻出版总署将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出版传媒企业进行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加快新闻出版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打造和培育国家出版传媒主力“舰队”;支持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中央国有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公司上市融资;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新闻出版企业在主板上市,鼓励和引导中小新闻出版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等市场上市,构建多层次新闻出版融资渠道。

关键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