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扶持 > 科技政策 > 科技政策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古月  2016-08-03

  把“泰山之责”落实到每一天

  ——写在第1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

  家住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定洲四组的黄雨婷和小伙伴们,以前只能搭乘拖拉机、三轮车上下学,从家到学校7公里,家长们每天都担心不已。但从去年8月起,峰口镇成立了校车股份公司,崭新的橘黄色校车每天行驶在乡村公路上,让孩子们的求学路变得安全而充满欢乐。

  给孩子们创造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仅是家长的心愿,也是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今年两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校车和校园安全,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

  3月26日是第1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教育部为此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中小学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安全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近日,各地学校安全教育活动掀起热潮。然而,对学生安全工作来说,一时之“热”远远不够,还需要社会各界持续的共同行动、制度性保障和扎实有效的常规教育活动。

  共同行动,全社会都来关注学生安全

  “您好!这里是‘学校交通安全举报热线’,请问您要反映什么问题?”山东省平度市政法委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接听电话。为了抓好中小学及幼儿园的交通安全,平度市确定由市综治委牵头,组织教体、公安、交通、农机、交通、广电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一旦发现接送学生车辆出现超员、超速及存在安全隐患,立即进行处罚整治,限期整改,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平度的做法并非个案。在学校安全引发普遍关注的情况下,从中央到地方,多部门协调行动、共同维护学校安全已成为常态。

  2011年,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组成8个检查组,分赴天津、河北、山西、宁夏等20个省份,开展校园安全专项督导检查,并在相关地区进行了暗访,及时通报发现的各种安全问题。

  在校车安全管理方面,教育部联合公安部从建立工作机制、创造优惠条件、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安全监管四方面对地方校车安全管理提出意见。同时,教育部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落实校车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和校车驾驶人资格审查制度,督促各地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对校车及驾驶人的源头管理,严查接送学生车辆超速、超载等交通违法违规行为,改善校园周边交通设施,整顿交通秩序,消除安全隐患。

  吉林省教育厅、公安厅联合对全省中小学生及学前儿童交通安全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根据各地生源情况、经济情况等因素,吉林在全省推广4种接送学生车辆购置及管理模式,即由政府出资统一购买车辆接送中小学生;由政府和个人共同出资购买车辆接送中小学生;由政府委托专业经营运输公司接送中小学生;出台优惠政策扶持社会运力承担中小学生上下学接送任务。

  2011年春季,浙江省宁波市推出基于家校社区联动的“组队—开道—设点”安全保障机制,解决学校周边“最后500米”安全问题。一是组建“护苗队”,由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保安组成志愿者队伍,每天在学生上学、放学高峰时段轮流接送学生出入校园。二是开辟“护苗绿色通道”,宁波市政府有关部门与交警合作,通过实地测量、评估论证等程序,在街道靠近校门口的一侧,用隔离栏隔出一条长约百米、宽约两米的中小学生及幼儿接送高峰时段“护苗绿色通道”,确保出入学校的学生及“护苗队”在通道中的行走优先权。三是设点,即设立“学生爱心避护点”,有关部门合作,在中小学周边500米范围,各选择5至7家店铺作为“学生爱心避护点”,让孩子们在遇到危机时能找到可靠的避险处。

  针对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湖北省钟祥市教育局、共青团钟祥市委、市妇联联合开展了暑期“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全市中小学对留守学生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制作家校联系卡,加强家长与学校、家长与代理监护人的联系。活动中,全市8000余名教师深入全市10万多名中小学生家庭开展家访活动,向学生和家长宣讲安全教育知识,重点增强留守学生对溺水、雷击、触电、食物中毒、交通安全等事故的防范意识,确保学生假期安全。

关键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