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实际出发,针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理念,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取得了新的伟大成就。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对于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保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十四五”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不断注入发展新动力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工业化带来生产能力的迅猛增长,长期困扰我们的供给不足、商品短缺逐渐结束,而需求不足则常常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察觉到总供求态势的这一新变化,2013年作出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2014年又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发掘新的需求潜力和激活经济增长新动能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密切关注经济供求总量的变化,努力从城乡协调发展等经济结构转换中开拓新需求,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和突发因素影响,这一判断和决策的正确性得到越来越充分的证明。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美国对我国经济打压的影响,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今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强调“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由于我国人均GDP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发展空间很大。只要善于通过宏观调控把需求潜力发挥出来,保持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是完全有条件的。特别是我国的货币调控还有较大余地。目前,在发达国家普遍处于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消费市场物价稳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长期为负。应当看到,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满足新增就业需求,增加居民收入,从而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以实现。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需求与供给是一对须臾不可分离的对立统一体。缺乏需求的供给必然导致产品积压,成为无效供给。同样,缺乏供给支撑的需求只能导致通货膨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均衡增长的关键所在,是提高宏观调控科学性、有效性、系统性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和改革开放之后的前二十年,我国始终没有摆脱经济大起大落的困扰,每隔几年就要出现一次通货膨胀,紧跟着采取财政、货币双紧政策,正在建设的项目停工下马,带来巨大损失,也挫伤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总结经验教训,适时适度进行宏观调控,从而熨平了经济周期,国民经济步入平稳快速增长轨道,创造了进入新世纪***个十年高增长、低通胀的良性循环,十年平均经济增速达两位数,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
2015年,针对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艰巨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意味着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内外需联系更加密切,在宏观经济管理上,主要靠调节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已经远远不够了,需要对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进行有效、动态调控,这也是开放型经济条件下保持经济健康运行的客观要求。新发展格局的提出表明,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宏观调控的艺术更加成熟。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前提条件,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多次给予重要指示。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动态概念。我国现有的产业体系是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通过加入国际分工体系发展起来的。制造业率先在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起来,实现了成本优势、速度优势、规模优势的叠加,推动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是目前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国际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品牌的只有20%左右,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我国产业体系创新能力不强,总体水平仍与发达经济体存在差距,产业发展安全受到影响。其中集成电路最为明显,产业规模仅占全球约7%,而每年的消费量约占世界的33%,导致80%的集成电路依赖进口。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达27935亿元,同比增长15.4%,凸显出我国产业体系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软肋,对整体经济发展形成制约。产业体系的落后不仅导致大量利润流失,而且在美国推行产业链去中国化、美中经济脱钩政策的打压下,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受到威胁。所以,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体系重构,通过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重塑竞争新优势,牢牢把握经济安全和发展主动权。
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放在***位,彰显出创新在经济全局中的重要性。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调“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些重大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把握全局,谋划布局中国长远发展的结晶,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发展的重要思想。在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都贯穿和丰富了这些思想。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些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对各级干部特别是科技工作者以极大鼓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132个经济体中排名由六年前的第29位上升到第12位。但总体来看,距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2021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接近OECD国家疫前2.47%的平均水平,但仍低于计划提出的2020年达到2.5%的要求。科技创新仍存在着进展不平衡、任务落实不到位、障碍破除不彻底、政策配套不协同、机制构建不完善等问题。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尽快形成系统、完备、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调整完善科技发展模式,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有效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一是要切实把“四个面向”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根本方向。以基础研究为重点,增强基础研究的人力财力投入;以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加快构建新型举国体制;以自主可控为核心,不断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以收入分配为基础,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以优化创新环境为导向,构建符合创新规律的体制机制。二是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补齐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短板,围绕攻克“卡脖子”技术,以统一、统筹、强耦合的组织体系,集中力量尽快予以突破。三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发挥企业在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的攻关研究。加快创新成果向产业转化。四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把创新组织模式作为完善科技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以新机制提升创新效率,以新平台整合社会创新资源,以新机构探索研发新路。要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加大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吸引创新人才队伍,优化人才评价标准,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变“管理人才”为“服务人才”。加强海外人才的引进。我国滞留国外的留学生超过百万,其中许多人已成为所在领域的研究骨干。要研究完善相关领域的特殊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使海外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智慧。
发挥网络优势,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技术产业,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超过其他任何产业,是第四次产业革命具有标志意义的新兴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2021年10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数字经济发展作了重要讲话,主要内容刊登在《求是》杂志2022年第2期上。在这篇文章中,他讲述了自己在福建、浙江工作时就重视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又多次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党中央把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具有独特优势。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已建成5G基站185.4万个。光纤用户占比达到94.3%,固定宽带正由百兆向千兆升级。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5G移动电话用户超过4.5亿户。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加快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新实体经济。这种新实体经济区别于传统实体经济的主要特点,就是以知识、科技、互联网、数据信息、计算能力为核心驱动,提升实体经济的质量效益。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就是通过优化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实现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实现结构性变革。要以现代国际先进水平为基准,综合运用数字技术,发挥平台体系优势,全面提升产业体系水平。要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强化数据驱动,推动系统性优化,构建开放型企业数字化平台,着力提高全产业链水平。扩大应用数字孪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创建物理实体的虚拟模型,精确地对现实进行仿真表达。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推进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平台、工业APP布局,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广工业企业设备联网上云、数据集成上云等深度用云模式。推动实现个性定制、联程设计、协同制造、延伸服务。
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之举。数字经济是高度信息化的经济,既是融合发展的结果,更具有万物互联的属性,通过广泛的联通而不断放大驱动效应。数字经济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通过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的渗透实现有效融合。在实践中,可采用不同路径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包括基于互联网的融合,通过平台赋能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基于数据驱动深度融合,基于新场景的融合,以及通过打造产业生态,促进深度融合等。总之,在实体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过程中,谁早觉悟、早行动,谁就能占得先机,否则,就有可能被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潮流所淘汰。
坚持绿色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实现绿色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人民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绿色发展理念和“双碳”目标都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经济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国在发展上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雾霾天气大幅度减少,天变蓝了,水变清了。十年以前,党和政府作出的“要让人民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的承诺基本兑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党和政府为人民办成的一件重要实事,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硕果。
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加之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以煤炭为主,导致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较高,给降低温室气体特别是碳排放带来较大压力。但是,我国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为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条件。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我国在风电、光伏、水力发电等装备制造技术和制造能力方面已居于世界前列。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1亿千瓦,占总装机的45.8%;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45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9%。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虽然已稳居世界首位,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预计“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增量将达到全社会用电量增量的50%以上。可再生能源比重的提高,将为减少碳排放作出重要贡献。
同时,我国在太阳能利用技术的研发方面已经有了重大突破。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兰州进行的液态阳光工程,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取绿氢,再与空气扑捉的CO2产生化合反应,生成绿甲醇。试验装备生产规模已达千吨级。甲醇添加改性剂和增热剂后,可替代普通汽柴油。这是世界上***个实现人工复制光合作用的梦想,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就可以把工业排放的CO2作为资源加以利用。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就可以变为减碳的过程。这项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将使前三次工业革命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资源化,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负碳能源的发明和推广,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这将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社会作出的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