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就“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举行记者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志刚介绍说,经过三年多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我国建立了一个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医疗保障网,重新构建了一个崭新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平台,人民群众从中受到了明显的实惠。
孙志刚说,为实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国务院于2009年4月出台了近期三年重点实施方案,提出了五项重点改革的任务,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建立了全民基本医保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的新机制,健全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了新的进展。2012年4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十二五”时期医改规划和实施方案,对2012年到2015年的医改工作作出了统一的部署,将主攻的方向进一步聚焦到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三个重点。同时,推进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的要求,围绕“三重点、一配套”继续加大改革的力度,医改工作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为了建立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医疗保障网,国家财政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加大了对医疗卫生的投入。财政部副部长、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保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投入重点主要是促进实现医改五大改革任务。
一是支持建成了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近四年来,国家财政共花了6800多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拿了近3000亿元,支持了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政府补助标准从开始试点的20元提高到今年的280元。同时,支持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问题,以及支持扩大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
二是支持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前三年攻坚期间,中央财政拿出120亿元进行补助。从2012年开始,建立了稳定的补偿机制,每年支出91亿元,其中21亿元用于支持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三是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体系,并不断快速提高标准。中央财政在这方面花了1300多亿元,主要用于免费向全体居民提供健康档案,预防、接种十大类41个项目,向15岁以下的人群补种乙肝疫苗,一些重大疾病的防治、流行病的防治,等等。
四是建立健全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央财政支出1300多亿元,主要用于硬件、软件方面建设,包括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投资、重大设备购置、改造维修等;乡镇卫生院招聘医师、万名医师支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等等。同时,支持实行绩效工资制度。
五是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中央财政累计投入800亿元,支持做好破除以药补医、创新体制机制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三篇文章。同时,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2012年启动了311个县,每个县补助300万元。
王保安说,四年来,国家财政对医疗卫生累计投入2242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555亿元。他表示,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将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