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扶持】:2014年12月24日,工信部官方网站对外公布了《车辆生产企业产品(第267批)》公告,有20家企业64款不符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推荐车型技术要求的产品,被撤销《推荐车型目录》,这是新能源汽车首次被退出公告。在因缺乏统一目录而使得新能源汽车地方保护备受争议之时,清理新能源汽车公告,让新能源汽车“能者上,庸者下”。合理的公告让全国统一目录有了雏形。
■新能源汽车首次被退出公告
一直以来,我国汽车工业都在沿袭“严进宽出”的公告政策,具备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要上市之前必须先上公告,否则就不能上市销售。而进公告则需要企业到工信部申请,每每有车型上市,申请公告都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不过,只要产品上了公告,企业就不担心了,无论产品何时销售、销量如何,都几乎不再受到监管,也没有退出之忧,形成了所谓的“严进宽出”的公告现象。这种公告政策近年来饱受诟病,要求向汽车发达国家学习,加强市场监管,“宽进严出”的呼声不断提高,也成为大家争论的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焦点。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多是传统汽车企业在传统车型基础上加装电池、电机及电控等设备改装进而来,虽然工信部提出了“双80”等技术指标考核产品,但是公告政策一直被沿用下来,这也间接形成了目前国内各大整车生产企业的新能源车型,多是在传统燃油车基础上做“电动化”改装的现象。“XX车型电(混)动版”横行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这些车型,几乎只要达到“双80”的标准,上公告就不成问题。同样,上了公告之后,上不上市,销量如何也几乎没有监管,产品只要上了公告几乎没有“下架”忧虑。而没有生产传统燃油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自然也就上不了新能源汽车的公告,形成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只是局限于传统汽车企业在传统汽车市场里划出一个小市场,面对同样的竞争对手展开同样的竞争的市场格局。
此次,20家企业64款产品被退出公告是新能源汽车首次被清退,似乎让市场看到了传统公告政策贴近市场需求的希望。更让人欣喜的是,紧接着,12月29日,工信部官方网站又出台了一个专门的撤销公告,撤销了757家汽车企业4万多款产品的公告,这些产品自2014年12月31日开始被停止生产和销售。伴随着工信部对汽车公告的清理,新能源汽车的公告也将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清理公告为全国统一目录扫清障碍?
自去年7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破除地方保护、取消地方目录的意见以来,关于全国统一新能源汽车目录的各种猜测就没有停歇过,但只是“只闻雷声,不见雨点”。
在现行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政策中,只制定了国家财政补贴的标准,而没有具体的车型目录,也没有强制要求地方政府补贴,给示范城市以自主裁量权。就是这个自主裁量权,让地方政府在优先发展地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机遇面前,无一例外地制定了倾向于本地车企发展的政策,并制定了与之对应的地方目录。借助这份地方目录,地方保护大行其道,阻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发展。在2014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进不了北京”的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也凸显了取消地方目录,建立全国统一目录的市场需求。彼时,全国市场上只有公告里一份饱受争议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推荐目录”,因为历时过久又从未清理过,一些公告上的产品几乎从未上市或早就退出市场不具备市场竞争力,让这份公告成为全国统一目录的可行性被降低。
伴随着免征购置税政策的顺利落地,《免税目录》应运而生。目前,工信部已经公布了三批《免税目录》,几百款产品上榜得到购置税免征。也有声音指出让《免税目录》 履行全国统一目录的职能,但是,最终也未能实现。一位接近工信部的业内专家向记者透露,工信部已经就全国统一目录征求过意见,也有了“全国统一目录不能与现行相关目录(公告)相冲突,又要符合市场需求的共识”,至于是否另行制定则一直未能定论。
此次工信部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公告进行清理,一些只见公告未见产品的车型被清退,让我们看到了公告管理合理性的同时,也多了一份对全国统一目录的期待。
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