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革命老区”,人们第一想到的往往是“贫困”,第二想到的就是“输血”。较长历史阶段内,这也在情理之中。但6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李克强总理指出的实施路径却是——“改革”。
查史,川陕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边界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大苏区。查图,范围包括四川、陕西、重庆三省(市)共68个县(市、区)。当天常务会指出,川陕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作出巨大贡献,在西部区位重要独特,但大多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因此要采取特殊扶持政策,支持该区域加快振兴发展。
梳理举措,在一系列具体的扶持政策之前,总理突出强调了一条:要牢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更多依靠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推进区域协作,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打破行政分割、建设统一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大胆探索,增强革命老区内生发展动力。
显然,当年的“革命”策源地,如今被李克强寄望为“改革”策源地。革命老区变身改革新区,这无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缩影,同时也被视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隐喻。
川陕革命老区,可以说典型地代表了西部的贫困深度。除了经济上的欠发达,西部落后的更深层次因素在于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相对滞后。改革,改体制机制;开放,开思想观念。这可以理解为总理破题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关键所在。
地处秦巴山区、横跨三省(市),这样的闭塞和交错,既造就了当年诞生革命的条件,也显示了如今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正如李克强总理所指出的,规划川陕革命老区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区域要打破行政界线,因为越是落后地区,行政分割往往越严重。这些都会大大阻碍大市场的形成,以及要素资源按照市场原则的合理配置。
行政分割的弊端,实际上是我国改革开放中一个老大难问题。选择革命老区在这方面探索突破,体现了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可以有效激活其体制机制的“后发优势”。虽然这里行政分割严重,但一旦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到位,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软环境,所能释放的改革红利就会更大,改革的边际效益也就更高。
同样,就像当年革命从苏区发展到全国,川陕革命老区推进区域协作、打破行政分割的改革一旦取得突破,可以更有说服力地为全国创造可堪借鉴的经验。
革命老区变身改革新区:这是旧“区”新命、“革”字图新!(陈翰咏)